交通能级,决定城市的开放程度。城市的开放程度,决定未来发展的高度。
12月16日,烟台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和临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挂牌成立,烟台临空经济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新阶段。
烟台于年6月把“临空经济区”纳入全市九大片区之一来倾力打造,一起步便明确了“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区”的目标,令外界格外期待。
烟台,依海而生、因港而兴,又称“港城”。烟台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为这座城市赋予了新内涵:港城烟台,正逐步展开强有力的“空港之翼”,海港、空港双轮驱动,助力城市赶超跨越,奔向新时代现代化强市。
烟台进入海港空港
双轮驱动时代
回顾烟台发展里程,“开放”始终是核心发展动能。
年烟台开埠,遂成为中国北方三大贸易港之一。年烟台获批中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开启腾飞发展之路。年烟台被确定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三个核心区之一,年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获批,烟台迎来新时代改革开放重大历史机遇。
不难发现,烟台的开放动能,主要得益于港口经济的优势。
烟台西临京津冀、东连日韩朝、北望东三省、南接长三角,是四方经济交汇的重要节点,也是“一带一路”重点建设的港口城市。“依海而生、因港而兴”,极佳区位条件使烟台具备了发展国际贸易、先进制造、物流运输、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开放环境,成就了烟台的快速发展。
但,不容回避的是,在现代开放环境竞争中,沿海港口优势正面临内陆综合交通优势的挑战。
随着我国战略由非均衡发展向全面崛起过渡,高速、高铁、航空等交通方式不断丰富和成熟,内陆地区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内陆城市的开放环境得以快速优化。相比之下,烟台主要依靠港口的开放优势难以满足新的竞争需求,后续发展动能亟需提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交通是双循环的动脉,机场是交通的龙头。年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万,已开辟了条航线,机场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到“十四五”末,机场旅客吞吐量将突破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10万吨,临空产业加速聚集。今年烟台全市生产总值有望达到亿元左右。
进入千亿级空港发展新时代的烟台,建设临空经济区势在必行,前景可期。
年6月,烟台把“临空经济区”纳入全市九大片区之一来倾力打造。此次,烟台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和临空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烟台临空经济区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新阶段。
在外界普遍看来,烟台市委市政府这一极具战略眼光的顶层谋划,必将为烟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引擎。
未来,因港而兴的烟台,将擎起另一个强有力的臂膀,奋力展开“空港之翼”,以海港、空港双轮驱动,塑造烟台开放发展新优势。
发力国家级临空经济区
烟台有底气
“全球航空经济第一人”约翰·卡萨达,提出的“航空大都市”概念,被《时代周刊》喻为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概念之一。
借势临空经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级,已成为国内城市实现赶超跨越的共识。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航空经济先行区,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亿元,已成为河南最大的开放品牌、带动融入全球经济循环的战略平台。
全国第11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着力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促成港产城融合发展,为宁波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提供有力支撑。
烟台谋划临空经济区,可谓大手笔。片区建设一起步,便确定了“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区”的目标。
烟台的底气在哪,优势何在?系统梳理一下该区域的交通、产业、开放等发展要素,烟台有这个自信。
从融入新发展格局看,这里将成为重要节点。潍烟高铁、龙烟铁路和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深水大港烟台西港区就在附近。正在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也将通往这里。伴随着蓬莱划归为烟台中心城区,城市经济重心加快向该区域转移。“十四五”时期,烟台将在蓬莱区规划深水大港、为大连到烟台的海底通道分步做好准备,这片区域将成为烟台链接东北亚、联通东三省、融入双循环的关键枢纽。
从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看,这里将成为重要纽带。从外部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提出要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未来,烟台空港、海港的联动发展,将有力带动黄河下游潍坊、滨州、东营等港口的发展。就烟台自身来说,将有力促进“蓬莱—开发区—福山区”一体化发展,加快提升中心城市西部片区整体能级。
从烟台对外开放的未来看,这里将成为重要阵地。国家级自贸片区、综合保税区、中韩产业园以及八角湾中央创新区等多个功能区布局于此,这里站在了开放最前沿。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看,这里将成为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重要载体。烟台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战略核心型航空、临空指向型科创、国际开放型服务三大产业,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临空产业集群。
有了这些国家战略和发展优势的加持,烟台临空经济区一起步就站上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风口”,引来各界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