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汕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杨立轩摄
海湾隧道通车、高铁站及粤东城际开工、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过去一年,借着亚青会红利,汕头交通、体育设施、公园配套等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加速蝶变。从陆域到海域,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迎头赶上,快捷高效的路网正在形成,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之路越走越宽,极大激发了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与高质量发展活力。
汕头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中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沿海通道上的重要交通节点。随着在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高效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引领汕潮揭都市圈建设、辐射内陆中部地区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汕头正逐步成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南方日报记者吴利婷
交通引领扩容提质
“原来只有两座桥沟通两岸,往返我都是坐公交车,需要45分钟,现在有隧道了,通行的时间可大大缩短,这是一项利民的好工程!”9月底,隧道通车当天,居住在濠江区的王女士特意到现场见证隧道通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十分激动。
汕头围绕五年内完成投资亿元的目标,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涵盖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客货运枢纽等方面。切实通过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为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有力保障。
海湾隧道通车,使濠江区与汕头南滨新城及中心城区北岸实现10分钟通达。4个月前,*泰立交桥下车行道与汕北大道龙湖段开放试通车,汕北大道迎来了全线通车,这条贯穿汕头中心城区至澄海区,连接潮州市饶平县的粤东交通“大动脉”,实现了中心城区与澄海区10分钟交通圈。
近年来,汕头市*道路不断延伸,公交智能化、便利化程度加深,汕汾路、大学路、潮汕路等一批国省道品质提升,形成了中心城区的快捷内环。今年初,汕头差额票选出的年十件民生实事,涵盖交通、供水、教育、养老、公交、住房、卫生、文化、水利等范畴。其中,第一项就是打通一批长期影响群众出行的“断头路”。年末,当地群众欣喜地看到,各级*委、*府从民生的高度,对“断头路”进行打通和改造,畅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把造福于民的好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汕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公里,路网密度达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排名第二。全市农村行路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基本形成干支相连、路路相通的农村公路网络。
与“双区”“双核”联动
重点项目紧抓年末*金施工期,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12月27日,随着浇筑指令的下达,汕头广澳港区铁路首环管片启动生产,这意味着盾构管片预制工程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为后期盾构掘进及广澳港区铁路早日建成通车吹响了号角。
交通是凝聚区域联动发展的骨架。广澳港区三期工程被列入国家重大项目以来,该工程的前期相关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汕头将在加快相关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港口与产业的融合,并优化相关措施以推动集装箱货源向汕头港聚集,不断拓展新腹地,增强汕头港的对外辐射能力。
目前通过监理和业主各项验收,项目部已完全具备生产条件。广澳港区铁路的建设,将有利于汕头港扩大北向辐射纵深,为周边省市提供便捷的入海通道,为汕头夯实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提供支撑,同时也为该区域物资要素高效集疏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加快构建汕头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日前,粤东城际“一环一射线”项目已全线开工,汕潮揭都市圈内部联系有望强化,串珠成链,带动沿线村镇经济发展。蔚蓝的汕头湾主航道上,汕头湾海底隧道已开启海上注浆作业,为隧道穿海之旅夯实加固,濠江梁场汕尾方向双线梁架梁完成,五座新建站房主体结构封顶,为汕汕铁路按既定计划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汕头正加快融入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此外,沈海、甬莞、汕湛三大通往珠三角的高速通道,支撑产业、人流及物流等要素集聚和互通。
随着漳汕铁路、汕汕铁路、粤东城际铁路引入,汕头站将形成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公路客运、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以高铁站为核心,汕头市对周边47平方公里范围组织了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其中核心区3.1平方公里为CBD,将融合“TOD”的规划模式,引领站城一体、多元复合型开发,打造以高质量的高铁站为中心的一流中央商务区,带动片区发展,进而辐射带动粤东城市群扩容提质,强化与“双区”“双核”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