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为什么要开发南沙?
这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上世纪90年代,广州需要在东部的*埔之外,新设立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部的滨海区域正式进入决策者的视野。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个时期的南沙,是广州的一个重要发展平台,但只是“其中之一”,独特性还未充分显现。
到本世纪初,由于珠江河道持续收窄,*埔港吞吐量逐渐受限,广州突然发现,自己从一个滨海城市,几乎变成了内河城市。
于是,广州出了一个奇招,在南沙挖出一个超级深水港。广州面向海洋的前线也从*埔,切换到了南沙。很快,南沙单独设区,并被定位为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
这个时期的南沙,被广州赋予了向海而生的历史使命,蕴含着广州重返海洋、复兴千年商都、重振南大门雄风的壮志凌云。
广州港南沙港区
年2月,一个划时代的文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它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式纳入国家战略。
从此刻开始,南沙的定位,已经不止于“广州面向海洋的前线”,而有了一个更远大的内涵。
在《纲要》给南沙的顶层设计中,有这样一段话十分重要:
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湾区时代,南沙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广州谋发展,还要担任衔接港澳、服务大湾区的历史性使命。
年2月14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广东省长王伟中等省领导来到南沙区调研,着重提出:
努力把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
可以看到,这一要求既是对“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内涵的进一步细化与巩固,也是对南沙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那么,最近几年来,南沙在践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这一历史使命的成效如何?
2月21日,南沙区发改和宣传部门专门召开了一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一方面介绍了南沙过去几年的经济建设成绩。
另一方面还着重介绍了南沙与港澳合作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科技人才“智联通”、产业协同“链联通”、交往交融“心联通”——这被媒体称之为:五个“联通”。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01
GDP突破亿,累计登记企业26万家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须扬鞭自奋蹄”。
肩负“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重任的南沙,最近几年正在苦练内功。
年,南沙经济成果大丰收,GDP首次突破亿元,达到.61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广州全市第二。
这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格外亮眼。
年度,南沙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22.3%,增速为全市之首,以及19个国家级新区之首,较广东省、广州市增速高16和10.6个百分点,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近两位数的增长,充分体现了南沙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
年,南沙外贸进出口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3%。
年,南沙新设企业约8万家,累计登记企业约26.48万家,较年增加约21.2万家。新引进世界强企业投资项目26个,累计个,较年增加个。
其中,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超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园全面动工。
产业聚集带来了大型会议的批量落户,亚洲青年领袖论坛、CNBC全球科技大会、世界智能汽车大会、第二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等重要盛会都在南沙举办,国际金融论坛更是选择永久落户广州南沙。
而在最直观的城市面貌上,南沙区更是焕然一新:
蕉门河-金洲CBD已经成型,南沙拥有了自己的CBD和城市会客厅,明珠湾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一座现代化新城呼之欲出
02
硬联通:半小时湾区交通圈来了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大湾区要实现“硬联通”,一定绕不开南沙这个中心。
最近几年来,南沙与湾区内周边地区间的交通体系不断完善,交通往来更加便捷,“半小时交通圈”已经呼之欲出:
南沙大桥连通珠江东西岸,让珠江口增添了一条过江通道,打通了大湾区的“动脉”;
广深港高铁35分钟直达香港西九龙,广深港进入蜜月期;
南沙港铁路建成通车,打通了泛珠三角与内陆地区海铁公联运“最后一公里”;
全国最快地铁——广州地铁18号线(首通段)开通运营,公里的时速,实现南沙30分钟直达广州中心城区的目标,南延段还将连通中山、东莞甚至深圳,巩固了南沙作为“轨道上的大湾区”核心位置的地位。
高快速路的建设通车,则让南沙的交通通达性更深入人心:
南沙大桥建成通车,珠江口东西两岸再添新通道;
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无缝链接深中通道;
连接南沙东莞、横跨珠江口两岸的狮子洋通道,也将大大促进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
此外,航运物流方面,南沙继续乘风破浪:
乘坐南沙至深圳、香港的水上航班,可快速通达深圳机场、香港机场;
“湾区一港通”启动运行,形成了以南沙港为枢纽港,佛山、中山等地多个珠江内河码头为支线港的港口群;
着力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年,南沙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汽车吞吐量万辆,开通条外贸航线。
03
软联通:促进规则衔接,要素跨境流动
软联通,则体现在规则衔接、促进各大生产要素的跨境流通上。
这其实并不容易。
大家知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涉及到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世界上其它湾区建设从未有过没有的情况,要打通制度壁垒,实现规则衔接,就需要一个支点。
这个支点,由南沙来担任,再合适不过。
为此,南沙创设了新型合作机制,成立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并积极推动规则衔接在各领域试点、突破。
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试点推进,鼓励南沙区内企业赴香港上市,目前已有6家南沙企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近亿元;
南沙15家银行机构获得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资格,“南向通”“北向通”产品已超种,大湾区跨境理财有了多样选择。
此外,南沙积极推进科创要素流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科研资金跨境流动,已经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香港分部划拨了1.2亿元科研资金、建设经费和合作经费。
在港澳居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上,南沙走在前列,实现了职业资格认可先行突破,率先出台建筑和交通工程专业港澳人才职称评价管理办法,凭此港澳专业技术人才能直接参与内地人才评价渠道。
南沙还向港澳具备条件的企业和专业人士们,敞开了大门,出台了港澳工程及相关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管理办法,备案后港澳企业也能在南沙直接做生意了。
法律专业服务合作上,南沙表现突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集聚区,南沙国际仲裁中心还率先实现当事人自主选择港澳和内地三种模式进行商事仲裁。
面对“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三种法律制度”,南沙以柔克刚,通过软联通,将“制度之异”化为了便捷高效人性化的“制度之利”。
04
智联通: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落地南沙
软硬联通之后,便是大湾区深度融合的深水区了。
在“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南沙提出“聚焦科技人才“智联通”。
为了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科创环境,南沙制定了“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枢纽节点”等“小目标”,全面落实相关要求,不断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
通过吸引香港高校科研成果在南沙转化,成功孵化出晶科电子等一批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
不仅如此,南沙还再次获得大湾区一号文的特别点名。
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粤大湾区〔〕1号”文号,印发了《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落地南沙。
这是国家首次对一个地区提出“国际化人才特区”这一战略,国家对南沙人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可见一斑↓
设立“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
在多方重视努力下,南沙的科创版图渐渐铺开,“1+1+3+N”科创平台体系加快形成:
正形成以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为主阵地,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为原始创新主力*,以冷泉生态系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前沿研究战略支撑,以多个高水平研究院为技术供给主平台的“1+1+3+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科创投入增多,科创水平不断提高。年,南沙RD占比3.67%,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还出现了重大的原始创新。
“天河二号”超算南沙分中心是全国首个联通内地和香港的高性能计算和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已累计为余个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提供超算服务↓
图为“天河二号”超算南沙分中心
智联通,让粤港澳科创合作不断深化。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加快建设,计划今年9月开学;大湾区科学论坛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南沙。
05
链联通,打造大湾区产业高地
这还不够。要想将大湾区种种融合转化成经济效益,还需要产业协同的“链联通”。
这三年,南沙持续加强与港澳的产业优势互补,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大湾区现代产业新高地。
目前,南沙区内已落户港澳企业近家,涉及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累计培育上市公司11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汽车制造业产值连续四年突破千亿大关,年产值超1亿元,增速16.4%,一个新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南沙崛起……
06
心联通: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和港人子弟学校
社会生产之外,大湾区的深度融合,还体现在生活方面,即交往交融的“心联通”。
为便利港澳居民工作生活,南沙高标准建设了10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已经入驻港澳青创团队多个↓
香港创业青年在南沙*务服务中心办理企业开办手续
南沙依托创享湾等平台,吸引港澳及国际青年到南沙创新创业
南沙还常态化开展“百企千人”实习计划,吸引了近名港澳青年学生在南沙完成实习,还促成多名港澳青年在南沙就业↓
此外,南沙对标香港规划设计标准,加快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和港人子弟学校;搭建了南沙惠港惠澳*策一站式服务平台,集中发布港澳人士可享受的优惠*策40余项,公共服务水平日益完善提升。
07
南沙——衔接港澳、链接全球的战略支点
如上所述,南沙在促进大湾区五个“联通”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南沙发展对大湾区的意义,也逐渐清晰。
大家知道,香港的功能是“中国内地与全球的超级联系人”,那么粤港澳要全面合作,以及港澳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需要“超级联系人”的角色。
恰好,《纲要》对南沙的定位是“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注意看“全面合作”这个表述,它说明南沙在助力粤港澳合作方面,不仅仅是某类产业的专门合作,也不是某些领域的深度合作,而是涵盖经济、社会、教育、医疗、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这意味着,南沙有望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最佳联系人”。
所以,如果要问南沙可以为广州做什么?通过建设城市副中心,成为广州重返海洋、面向未来的桥头堡。
如果继续问南沙可以为大湾区做什么?通过做好五个“联通”,成为粤港澳全面合作、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联系人”。
在此意义上,南沙不仅仅是广州的南沙,还是湾区的南沙、国家的南沙、世界的南沙。
年4月10日,中央重要会议强调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由此,我国正式进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如何加速国内外商品流通,是当务之急。
为此,中央选定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据此,广州将与四个直辖市一起,成为“双循环”时代链接国内外市场的超级联系人。
作为广州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前沿阵地,南沙应当立志于成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桥头堡,建设成为大湾区链接全球市场的一个战略支点。
这个目标也与“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这个定位是相呼应的。
年,南沙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汽车吞吐量万辆,开通条外贸航线,这为广州建设“双循环”战略支点打开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