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城市的“血脉”。
长春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城市畅通工程,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交通管理委员会,下决心全力推进城市交通畅捷。邀请国内一流专业团队共同谋划研究,从调结构、增效率、强管理三个方面出发,制定了“坚持公交优先、激活慢行系统、调控交通需求、挖掘设施潜力、扩容交通设施、严格交通执法、智慧交通赋能、强化规划引领”八大策略,实现公共交通分担比例有效提升、高峰平均车速稳中有升、交通文明秩序明显改善,构建起“绿色、畅达、文明”的现代化交通综合治理模式,市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出行变化。
联动机制取得成效
考虑到城市畅通的复杂性、综合性,长春市委、市*府下定决心、高位统筹、强力推动,组建了交通管理委员会。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建委,形成了交管办统筹组织,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交警支队、各城区、开发区等40个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并邀请国内一流专家及研究机构,编制交通综合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总体治理目标、年度治理任务的工作措施,滚动治理、压茬推进。
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轨道交通、重大路桥及雨污分流等多项工程同时开工的新压力、新挑战,长春市交管办紧紧围绕学校、医院、商圈等重要交通节点,先后下发五批共个具体措施,目前,已累计完成个,剩余91个措施年底前将陆续完成,确保全市交通通行环境稳中向好。
城市交通扩容提质
“自从飞跃东路建了过街天桥,上下班不仅方便还很安全,还能欣赏一下硅谷大街上的风景。”家住融创上城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飞跃路天桥9月1日投入使用。
建设中的南关区实验学校天桥。
航拍轨道交通6号线蔚山路与芳草街交会处建设工地。
长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今年,全市加快推进实施轨道交通1、2、3、4号延长线及地铁5、6、7、9号线等8条线网建设,在建里程.5公里。预计年底前,4号线南延工程将开展联调联试;6号线工程进入机电安装和装修阶段,其他线路建设也正按计划如期推进。
加快快速路体系建设。如今,新城大街快速路、西部快速路前进大街东侧辅道、开运街西侧辅道正在进行收尾建设,通车后可提高南湖广场、开运街交通通达能力;9月正式开工建设的12.5公里的世纪大街快速路建成后,不但全市快速路体系更加完善,还能缓解世纪广场交通压力。
南湖中街蔚山路至谊民路段通车。
加快跨区通道及微循环路网建设。今年,东南湖大路延长线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市区与莲花山的又一条城市主干路。南湖中街、金华路等20条“断头路”“卡脖路”也陆续进入收尾阶段,将使城市路网更加完善,微循环更加畅通。
加快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建设。今年,围绕学校、医院周边启动建设11座立体过街设施,飞跃东路天桥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吉大一院地下通道年底完工,届时,学校、医院周边实现人车分流。
长春正努力建设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路“双快”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干道路网为主体,微循环路网、慢行系统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立体化城市交通体系。
聚焦重点精准施策
“以前总是有点担心孩子过马路,现在不仅有老师带着,还有交警在一旁指挥,真是很放心。”净月华岳学校学生家长孙女士说。
净月华岳学校试点“警家校”护学模式。
今年,长春市交管办聚焦重点、精准施策,通过“短平快”措施,迅速改善交通环境。
针对学校周边交通,提出“一校一策”改善方案,并对实施过程、效果评估进行全过程监测。通过“小手拉大手”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学生就近乘坐公共交通,并向首批有意愿乘坐轨道交通的中小学生发放张轨道交通免费“学生卡”;推广“警家校”护学模式,对试点学校保安发放执勤装备并进行交通管理培训,设置交警助学岗处。开展校园周边交通整治,设置限时单向通行道路5条,清除停车泊位个,增设交通标志66面,安装隔离护栏米,取消行人过街横道线2处,拓宽人行横道线3处,增设禁停区6处,增设交通信号灯2处。目前,全市已完成27所学校周边的项交通治理措施。
正在建设中的吉大一院地下过街通道。
长春市交管办联合相关部门,就吉大一院、吉大二院亚泰院区、吉大三院制定“一院一策”交通综合改善方案。吉大一院正在建设个泊位的立体停车场,正门地下过街通道正在建设;吉大二院亚泰院区、吉大三院初步确定利用院内空间建设立体停车场,亚泰院区新增右转车道已启动建设。
长春市人防办改造重庆路地下人防设施,供行人过街。
市交管办将提高主要路口通行效率作为长春市交通综合治理重要工作内容,目前60处交通运行不畅主要路口项措施已全部完成,整体路口通行效率提升约18%。亚泰大街与长春大街交叉口、亚泰大街与解放大路交叉口等28处主要路口综合整治正在紧张施工,中心城区全部主要路口的改造提升全部纳入日程,加紧推进。
快速路承担了早晚高峰26%的车辆出行,是中心城区最为重要的交通“大动脉”。为保障“大动脉”畅通,在组织系统研究快速路综合改善方案的基础上,市交管办重点针对快速路下桥路口通行能力不足、桥上桥下流量不均衡等事项施策,首批15处节点改善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完备中。
公交优先绿色出行
坚持“公交优先”理念,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是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核心举措。如何让百姓愿意乘公交、喜欢乘公交,始终是长春思考的命题。
今年,长春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通过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提升公交供给能力,更方便、更快捷的出行方式使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
77路新能源公交车。
开通东部公交快线。7月30日,长春市首条快速公交线路——东部公交快线开通。通过快速公交专用道的建设,赋予优先通行权限,实现公交、轨道和慢行系统的综合换乘,建立起沿线城区、开发区及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极大地满足了市民快速出行、绿色出行需求。截至目前,通过77路运营前后数据对比,东部快速路沿线公交客流总量提升16%,并呈持续上升趋势,77路时速照比其他线路提升55%,为沿线市民公交出行提供了便利。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在北湖、高新、南部新城、净月等区域新开通20条公交线路,重点开设区域内微循环和衔接轨道交通的短接驳线路,进一步增加公交服务能力。截至目前,高新、净月、经开等区域7条线路已投入试运营。在汽开区、净月区、南部新城等区域优化调整35条公交线路,已于5月底全部调整到位,解决了区域内公交线路覆盖不足问题,全面提升了公交线网覆盖率。
延长部分公交线路末班车时间。为解决部分公交末班车时间与轨道交通不一致问题,根据乘客出行特点和通勤换乘需求,组织公交运营企业从3月10日开始,对路、路、路等50条公交线路末班车时间进行适当延长,确保轨道交通末班车到达后,至少有一班公交车换乘。
卫星广场电子公交站牌实时显示公交车信息。
推动智慧公交建设。加快公交智能化监管平台建设,公交车辆运行数据采集、车辆智能指挥调度等功能已投入试运行。8月初起,市民已可以通过“长春E出行”APP随时查询公交车辆到离站信息。
长春市公交集团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公交车。
强化快速公交建设,优化调整公交线网,提升公交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快速、准时、舒适、智慧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长春一直在持续推进中。
创新管理科技赋能
今年,长春在强化交通严管的基础上,通过升级交通大数据平台、实施全市交通信号联网联控、建设交通信息诱导设备等智慧化、科技化手段,助力交通提速。
长春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
在全市设置条交通严管街路,严管严处易妨碍通行、易肇事肇祸、易引发拥堵的交通违法行为,约束交通行为,引导守法通行;开展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全市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率分别较去年下降3.58%、18.56%,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升级交通大数据平台。完成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手机信令数据接入及平台算法和功能优化,进一步强化交通数据底座,为智慧交通研究、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实施全市交通信号联网联控。主城区和各开发区处交通信号路口联网联控和远程管理全部完成,具备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律制定多种类、多时段等配时方案的条件。
增设交通信息诱导设备。今年,全市共新建块诱导信息显示屏和65处交通诱导屏,目前,人民大街沿线已投入使用40块诱导信息显示屏,为市民及时获取路网动态交通信息提供方便。
搭建MaaS技术服务平台。目前正在推进与互联网平台企业合作建设技术服务平台,出台绿色出行激励*策,实现低碳出行碳减排计量。同时,加快推进建设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城市智能体交通治堵场景、城市交通“评诊治”分析系统,有效赋能城市交通精细化管控,进一步提升全市城市交通智慧化管理水平。
在市委、市*府的领导下,在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及参与配合下,长春的交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绿色、畅达、文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服务体系越建越好。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