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八旬翁胸主动脉瘤危殆改良式腔内隔绝术拆
TUhjnbcbe - 2023/3/15 19:53:00

近日,医院介入放射科陈国东教授团队联合介入手术中心、麻醉科、ICU等多学科,成功为一位双侧髂动脉细小且伴有重度血管狭窄的巨大胸主动脉瘤患者实施了首例改良式经腔静脉入路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出院。据了解,这是全国首例使用预置球囊穿刺技术建立腔静脉-腹主动脉入路完成该手术的病例。

改良腔内隔绝术示意。

李伯(化名)今年81岁,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发基础疾病。病发当天,他因胸痛到医院做CT,发现胸主动脉瘤合并左侧胸腔积液,动脉瘤直径达74mm(正常胸主动脉直径为25mm左右),扩大近3倍!

“患者动脉瘤巨大且有破裂先兆,一旦破裂,抢救困难,死亡率极高。”陈国东表示,病人高龄、基础疾病多、全身情况差,且伴有心肺肾功能不良,经医院多学科讨论考虑患者不能耐受外科开胸主动脉置换手术,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协商后,决定选择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介入手术。

对于胸主动脉瘤患者,一般采用经髂股动脉入路做动脉瘤腔内隔绝术,重建胸主动脉。但治疗团队详细评估患者术前CT资料后,发现老人双侧髂动脉细小且呈长段重度狭窄,内径不到3mm,而经髂股动脉入路植入覆膜支架要求髂动脉的直径大于8mm。患者的髂动脉如此细小,根本无法通过覆膜支架系统。团队反复研究和论证后,决定采用经腔静脉-腹主动脉入路的新术式实施介入手术。

据了解,美国AndreUflacker医生于年首次报道将该术式用于治疗胸主动脉瘤,至今全球仅有3例同类病例报道(国内尚无报道)。经腔静脉至腹主动脉建立手术入路的术式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和高风险,也为因髂股动脉病变(如狭窄闭塞、动脉细小等)不适合常规髂股动脉入路做介入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陈国东介绍,经腔静脉入路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最关键的步骤是经腔静脉穿刺腹主动脉,建立腔静脉-腹主动脉入路。国外现有文献的病例报道均采用特制的穿刺器材,通过双猪尾导管旋转定位法,在DSA透视下选择合适的路径完成穿刺。然而,该技术存在导管固定不稳、穿刺角度偏差大的问题。

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呢?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陈国东教授反复思考,最后决定采用球囊引导的改良穿刺技术为该患者施行手术。即先于腹主动脉内预置球囊做靶标,并在实时3D影像导航技术引导下精准穿刺,快速而准确地建立了腔静脉-腹主动脉入路。在胸主动脉瘤覆膜支架隔绝术后,使用封堵器和覆膜支架封堵腔静脉-腹主动脉瘘口。

术后造影显示,主动脉瘤腔隔绝良好,穿刺部位无造影剂外渗出血,正常血管血流通畅。手术后,李伯生命体征平稳,目前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朱斌

魏星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旬翁胸主动脉瘤危殆改良式腔内隔绝术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