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OneandDone,一网无余丨李西
TUhjnbcbe - 2022/6/18 17:01:00
北京皮肤科权威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专栏导读

无论是外科夹闭亦或介入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而瘤内扰流装置WEB?的出现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在世界多项临床试验中,WEB?均表现出了在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神介资讯平台联合MicroVention公司共同打造“WEBest一网无余”动脉瘤扰流装置专栏,旨在分享瘤内扰流装置WEB?最新使用经验、技巧。本期为大家分享医院李西锋副主任医师带来的应用WEB?扰流装置治疗前交通动脉瘤一例,欢迎广大同道阅读、交流、探讨!

术者简介

李西锋

医院

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委员兼神经介入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兼基层神经介入医师学组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成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成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脑血管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神经外科及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十余年,擅长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脑动脉狭窄、脊髓血管畸形等脑、脊髓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年开始开展脑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脑内复杂动脉瘤,取得良好效果,并成为华南地区首位能独立开展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治疗脑动脉瘤的80后术者和Pipeline植入术导师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专著2部,主持省级自然基金1项,参与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获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年在第六届羊城好医生评选活动中获“羊城青年好医生”称号

指导专家简介

段传志

医院

脑血管病外科主任,介入科主任,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脑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卫健委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领*人物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广东省颅脑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放射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介入放射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

首届广东省医师奖,首届珠江医师奖

发表科学论文百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2部)《实用介入神经放射学》,《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学》。先后获得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及医疗成果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并于年获广东省第十届丁颖科技奖。先后指导硕士56名及博士研究生23名,博士后6名

带教导师

许璟

浙江大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出血性卒中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脑卒中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学组副组长兼秘书

浙江省神经介入沙龙召集人

从事脑血管疾病诊治工作28年,擅长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病的取栓治疗,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支架治疗

患者基本信息

性别:女性

年龄:69岁

主诉:检查发现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约4天。

病例简介

现病史:患者4天前检查时发现前交通动脉瘤,约5.0mm*4mm,患者自述时有震颤,较困,今为求进一步诊治于我院就诊,门诊拟“前交通动脉瘤”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一般,体力情况较差,食欲食量较差,睡眠情况一般,体重近半年减轻20余斤,大便便秘,小便时有排尿困难。

既往史:患2型糖尿病,规律服用二甲双弧缓释片0.5g/Bid和阿卡波糖0.1g/Tid;患高血压病,服用马来酸左旋氯地平片2.5mg/Qd,血压血糖控制可。近8个月患者后枕部、颈部背部不适,于外院就诊提示“1.颈椎间盘突出症;2.腰椎滑脱症;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4.2型糖尿病;5.慢性阻塞性肺病;6.泌尿系感染;7.肝囊肿;8.高尿酸血症;9.电解质代谢紊乱(低钠低氯);10.肺炎性病变(多发小结节);11.心肌劳损;12.神经源性排尿困难”,予平喘、舒张支气管、降压、降糖、止痛,抗抑郁、热淋清利尿通淋、纠正电解质紊乱、康复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手术史:有双侧白内障手术史。

术前影像检查

手术方案

使用WEB?SL6*3mm瘤内扰流装置进行栓塞治疗。

手术材料

黑泥鳅导丝

8F导管鞘

5F猪尾巴造影管

5F中间导管

Synchro0.神经导丝

6FNeuronMax80cm长鞘

VIA21微导管

WEB?SL6*3mm

手术过程

患者在静脉全麻下行经导管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造影。

患者取平卧位,双侧腹股沟区常规消*、铺巾。取右侧腹股沟韧带中下1.5cm处股动脉为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成功。

主动脉弓造影:利用置换导丝置入8F导管鞘,静脉推注肝素30mg。在黑泥鳅导丝引导下顺导管鞘置入6F猪尾巴造影管,到位后造影示:主动脉弓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开口无变异,及主干显影良好。主动脉及其各分支血管硬化、迂曲,未见局限性狭窄及扩张。

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造影:用泥鳅导丝将猪尾巴管退出,更换置换5F椎动脉管依次插入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并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造影可见前交通开放双侧大脑前动脉A2及以远显影良好,前交通见一宽颈囊性动脉瘤,主要累及左侧大脑前动脉。

动脉瘤测量:瘤颈约5mm,高约3.8mm,动脉瘤最宽处约5.5mm。动脉瘤与左侧A1段约60°夹角。右侧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对侧A1存在,较左侧细小。前端大脑后动脉显影较淡,考虑对冲血流影响,未见动脉瘤明显显影。

建立通路:退出造影导管,顺导管鞘置入6FNeuronMax80cm长鞘及5F中间导管。长鞘到达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中间导管送达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超选到位:路图下,在Synchro0.神经导丝引导下将适当塑形的VIA21微导管送至右侧大脑前动脉A2段。通过微导管将中间导管引至左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增加稳定性,回撤微导管使微导管末稍到达动脉瘤腔内。

根据测量动脉瘤数据,选择WEB?SL6*3mm通过VIA21微导管输送至动脉瘤腔内,缓慢释放。

推出WEB?,缓慢释放至开花状态,导管回撤一点,随后继续向瘤腔内推进。

完全释放后,见WEB?打开及位置良好,术中造影显示动脉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显影范围明显缩小。

3D治疗模式下行稀释造影剂评估,见WEB?位置满意后解脱。

再次造影确认,WEB?位置无移位,颈内动脉及远端分支显影良好。

撤回微导管及通路导管。

术后造影

术毕,留置导管鞘包扎固定。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麻醉苏醒,安返病房。

术后体会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无论是血管内介入栓塞还是开颅夹闭,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WEB?在国内的上市,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简化手术方式,只需单一器械就能安全,有效地完成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避免支架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同时降低了治疗的难度。WEB?置入能顺应动脉瘤形状且贴壁性良好,扰流效果明显,术后即刻造影剂滞留明显。术后患者恢复良好。WEB?的到来使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更安全,简单和有效,造福国内患者。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OneandDone,一网无余丨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