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认错了危险的它
因为一个“瘤”字,许多患者把体检时发现的颅内动脉瘤误解为肿瘤。
其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并不属于肿瘤,而是血管壁出现了气球状的隆起,因形似肿瘤,被称为动脉瘤。
虽然它不是肿瘤,却是神经科的一种急危重症,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一旦发生破裂出血,死亡或病残率极高,所以,动脉瘤经常被喻为“长在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
它们中的多数是先天发生的,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或家族聚集性,占整个颅内动脉瘤的80%~90%。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和吸烟等对血管状态有影响的因素都会导致它们的发生。国人颅内动脉瘤发生率约7%,并不算少见。
如何消灭它
1.开颅手术从动脉瘤外部到达病变部位,最后夹闭瘤颈,将动脉瘤隔离在正常血管之外。
2.血管内治疗最通用的方式是针对窄颈动脉瘤的固体弹簧圈栓塞,是通过股动脉穿刺插管直达动脉瘤内部,然后引导弹簧圈填塞到动脉瘤内部,直至完全填满,并将动脉瘤与正常血管完全隔离,达到同样防止再出血的目的。
开颅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较高,但复发率较低;介入方式属微创手术,并发症较低,但复发率相对较高。目前,对于从技术上既可行开颅夹闭又可行介入治疗的动脉瘤患者,医生会推荐进行介入治疗。
发现了未破裂的它,该咋办?
偶然发现的未破裂动脉瘤并不少见,未破裂动脉瘤不同于破裂动脉瘤,进行手术干预者只是少数。
判断未破裂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是重中之重。未破裂动脉瘤自身有一定的破裂风险,一旦出血可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另一方面手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并发症,存在一定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所以存在一定风险。
在决定是否手术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疾病自然风险和手术风险。
有哪些需要手术干预?
1.症状性未破裂动脉瘤需要尽早治疗,以避免症状继续加重,危及生命。
2.对于直径5mm的无症状未破裂动脉瘤建议进行干预。如动脉瘤直径5mm应根据动脉瘤的形态、位置、数量和患者情况等综合判断,对于伴有子囊、多发、位于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后循环、预期寿命10年、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有家族史或需长期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动脉瘤患者推荐积极干预。
3.未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建议对其进行动态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现动脉瘤进行性增大、形态改变者,建议进行干预。
4.由于患有未破裂动脉瘤容易导致患者心理障碍,对于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可适当放宽干预指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高血压是动脉瘤破裂危险因子之一,高血压病人应当控制好血压。
2.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注意调整血糖血脂等,保护好血管。
3.随访观察,采用CTA或MRA密切观察动脉瘤的大小和形态变化,如稳定则可将随访时间由每半年一次转至每1-2年一次。
4.同时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动脉瘤破裂的诱因:焦虑、紧张、激动、大小便、用力、妊娠晚期、分娩、体力劳动、性生活等等。
偶然发现颅内动脉瘤其实是现实中很常见的现象,无需过于担心与焦虑。务必确认好破裂风险,如果选择随访观察,生活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其实这些细节也是督促自己更健康地生活,定期复查不能忘。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