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命悬一线
援疆专家开颅手术化险为夷
*医院援疆专家张明宇博士
“一站式”完成颅内动静脉畸形
*医院神经外科诊疗中心,在援疆专家张明宇的带领下开展了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并不断钻研,推动神经外科诊疗技术持续提升。近日,患者小刘是一名大学生,运动后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嗜睡,学校老师发现后,立即将其送往新医大二附院急救科就诊。该同学家在四川,院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急查头颅CT示及CTA:右颞顶脑出血,右侧颞顶叶血管畸形并可疑动脉瘤形成。当日,神经外科一病区值班医生迅速向上级医生汇报情况后,援疆专家张明宇,神经外科诊疗中心执行主任徐敬轩、神经外科一病区负责人杜鹏立即组织进行术前讨论,考虑患者颅内出血极有可能为脑血管畸形所致,一致决定在复合手术室为患者实施手术,结合介入手术,切除畸形血管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正常功能,大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神经外科医疗团队与介入诊疗科、手术麻醉科做好充分的沟通与准备后,患者被推入复合手术室,麻醉、介入医师等相关人员均已做好准备,插管全麻后先行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颞顶部动静脉畸形并动脉瘤形成,与术前CTA结果一致,病情复杂。此时患者父亲已从四川赶来,援疆专家张明宇向患者父亲详细交代病情,以及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细致而耐心的讲解逐渐缓解了患者父亲紧张、焦虑的心情,也坚定了患者父亲对手术的信心。张明宇综合分析后,决定为患者行开颅畸形血管及动脉瘤切除+血肿清除术,结合术中DynaCT精确定位血肿及畸形血管位置,为患者画线并实施手术,充分利用复合手术室的优势,在最小程度损伤脑组织情况下完整切除畸形血管和动脉瘤,彻底清除血肿。因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和动脉瘤均未显影,手术十分成功。术前CT术后CT
术前造影术后造影患者于术后2个多小时便完全清醒正常拨除气管插管,术后5小时便由重症医学科(SICU)转入普通病房。术后张明宇每日查看病人,指导术后治疗。术后第三日患者便正常下床活动。患者和家属热泪盈眶的说:“感谢张明宇主任!感谢新医大二附院!”张明宇以精湛的手术技术、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为诊疗中心医疗团队上了生动的一课。他表示,“我们秉持的原则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患者需要,我们就会全力进行抢救。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帮助神经外科医疗团队熟练掌握新技术新项目,为患者的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科普知识:什么是复合手术室?复合手术室(Hybridoperationroom),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一种手术室形式。是现代血管造影诊断、治疗技术和血管微创诊疗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复合”的概念:多学科交叉、联合治疗的方式。随着人类病谱向多因性和外科手术向微创化方向发展,现代医学迫切需要一种交叉、联合治疗的方式,来推动医疗卫生技术的发展。介入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学科,介入医学的发展,促进了“复合手术室”概念的兴起。“复合”并不是大家所想的把两个手术室的仪器设备、人员等,挪到一个手术室里那种简单意义上的合并,而是打破学科壁垒,将手术室和DSA室合并,并采用无缝衔接转接方式,把现代化影像诊断或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室整合在一起,从而改变了“单打独斗”的作战模式,实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把原本需要在手术室、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里一次完成。复合手术室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均需要在复合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复合手术室更适合复杂的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援疆专家简介
张明宇
中组部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博士,副教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专业方向:颅内肿瘤学术任职:中囯医师协会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专业培训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科研背景: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主持省级课题二项。所获荣誉:第十一届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人类脑胶质瘤中CD阳性脑肿瘤干细胞的系列研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End-来源:神外科诊疗中心编辑:严毅责编:楚云主编:陈金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