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使得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导致血管壁剥离分层形成血肿,造成血管狭窄、闭塞,当血液流入血管外膜时则形成假性动脉瘤甚至破裂。
45岁以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10%~25%是由于动脉夹层所致,仅次于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夹层分为颅内段夹层和颅外段夹层,西方人群颅外段夹层较常见,而亚洲人群颅内段夹层较常见。在成人患者中,发生于后循环系统的颅内动脉夹层患者至少是前循环系统的3倍,其中椎动脉V4段发病率最高。前循环的颅内动脉夹层中,颈内动脉床突段最易好发。有趣的是,儿童人群的颅内动脉夹层更好发于前循环。而前后循环的颅内动脉夹层年发病率为3.6~4.4/10万。颅内动脉夹层在儿童和成人人群中都可能发生,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发病,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0岁。动脉壁分类
动脉壁由三层组成:内膜,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力膜组成;中膜,主要是由平滑肌细胞组成;外膜,由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组成,多数大中动脉有外膜。颅外动脉一般都具有内外膜,而颅内动脉肌层和外膜厚度只有颅外动脉的2/3且外膜发育不全,滋养血管少,外膜较薄弱且缺乏血管周围支持组织。经典的动脉夹层通常是由内膜和中膜之间的撕裂引起的,血液沿血流方向渗透至内膜和中膜下,引起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脑内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受夹层发生的位置和所累及血管壁结构的影响。如果夹层动脉内膜下层的壁内血肿堆积,没有血液从内膜的远端流出将引起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进而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如果夹层沿血管内膜下层纵向撕裂,并重新进入血管真腔,就会出现特征性的双腔征。假腔血流通常比真腔血流慢,并且有形成血凝块和远端栓塞的风险。如果穿支动脉起源于夹层动脉,并且其开口受累于壁内血肿(如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则会有发生穿支动脉梗死的风险。约一半的颅内动脉夹层由于外膜缺乏或很薄,壁内血肿很容易膨出形成梭形动脉瘤,这类夹层动脉瘤容易破裂出血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动脉瘤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只有一层血栓覆盖在动脉瘤的外层,所以这类病变极其脆弱,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很高。影像诊断标准
脑内动脉夹层的影像诊断标准包括:(1)非分支血管的梭形或不规则瘤样扩张;(2)长、丝状、不规则的狭窄,有以下一种或多种表现:双腔、壁内血肿、内膜瓣、形态学快速改变、局灶性狭窄和扩张(串珠样改变);(3)伴有梭形或不规则状动脉瘤样扩张的非分支血管闭塞再通。这些标准主要基于DSA、CTA或MRA成像结果。当然,某些影像表现在常规DSA上可能是非特异性的,比如局灶性动脉瘤样扩张、狭窄和闭塞,同样可以出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内膜下夹层在管腔成像上很容易从真假腔的外观中辨认出来,但外膜下夹层可能更难发现和诊断。动脉夹层与缺血
引起缺血的动脉夹层通常表现为长丝状不规则狭窄,伴有双腔、壁内血肿或内膜瓣。颅内动脉内膜下夹层的壁内血肿在HR-MRI的T1WI上为高信号。HR-MRI在发现内膜瓣和双腔征方面较敏感。
脑内动脉夹层也可以出现血管壁强化,原因可能是假腔内血流缓慢、炎症和滋养血管等因素导致信号强化。虽然夹层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斑块内出血均有管腔狭窄、T1相上高信号和偏心性血管壁强化等特点,但其他征象包括内膜瓣、双腔或透明的新月形假腔均提示夹层,从而对二者进行鉴别。T2WI对颅内动脉夹层的定性诊断也很有帮助,壁内血肿在T2WI上既可以表现为高信号也可以表现为低信号,这取决于夹层形成的时间。
动脉夹层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夹层通常发生在合并有梭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动脉瘤样扩张的非分支血管。夹层动脉瘤破裂的常见部位包括小脑后下动脉起始处、椎动脉硬膜内段(V4)、大脑后动脉的P2/P3交界处、大脑中动脉的M1段和沿大脑镰走行的大脑前动脉远端。
椎动脉硬膜内段是迄今发生夹层动脉瘤最常见的位置,病变通常发生在椎动脉在枕大孔处穿过硬脑膜的那一段。动脉瘤扩张的近端和远端血管常有局灶性狭窄。血管壁成像可显示血管壁强化,但这些病变通常没有壁内血肿,因为血液穿过外膜,进入蛛网膜下腔,而不是留在血管壁内。
出诊时间和地点
医院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桥东学背街1号
周四上午8:00-12:00(神经医学中心门诊四楼诊室)
坚持科普,希望医生和患者少走弯路,疾病得到尽早诊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或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或参考文献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我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