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
邱阿姨发现自己时不时头痛
因为一开始并不严重
所以邱阿姨并未在意
谁知疼得越来越厉害
于是医院神经外科求诊
医生为其完善了头部MRI检查后
竟发现邱阿姨颅内有一个大动脉瘤
瘤子直径足足有2cm
如果一旦破裂,后果极其严重
神经外科专家团队及时实施“介入栓塞术”
成功为邱阿姨拆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
这神奇的“拆弹”过程是怎样的?
一起随小编去神经外科瞧瞧↓↓↓
原来,邱阿姨颅内长的是动脉瘤,虽然被称为“瘤”,但并不是肿瘤。它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是一种血管性的疾病,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任何年龄可发病,多数好发于40至60岁中老年女性。
而一旦脑动脉瘤发生破裂,病情将十分凶险,致死率、致残率均极高。据统计,动脉瘤患者第一次破裂出血死亡率高达50%。目前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吸烟、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等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邱阿姨住院后,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治疗组的副主任医师秦忠宗详细询问了她的发病情况,仔细地做了体格检查并阅读了患者的头部MRI,考虑邱阿姨的动脉瘤较大,且近期头痛加重明显,有破裂的先兆,而如果一旦破裂,后果极其严重,所以入院后急诊完善了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进一步了解了动脉瘤的位置、大小、与载瘤动脉的关系等。结果出来后,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祝刚副院长、副主任罗洪海组织了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们进行了病例讨论。
专家们讨论后认为,患者的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位置较深,周围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视神经、动眼神经、脑额叶、脑颞叶等重要器官,且动脉瘤瘤体较大,虽可考虑行开颅显微手术夹闭,但难度及风险均较普通颅内动脉瘤高,结合目前国内外主流治疗观念,决定采用介入微创技术行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方法能避免因开颅带来的神经和脑组织的创伤,手术成功率高,风险及并发症相对开颅手术低,病人恢复快。
讨论过后,血管组的晏广主任医师详细地与患者及家属解释了疾病情况及手术方案、风险等情况,取得了邱阿姨及其家人的信任与同意。在完善了术前准备后,由祝刚主刀,晏广、秦忠宗积极配合,顺利地完成了动脉瘤的栓塞。术后复查造影,显示患者载瘤动脉颈内动脉通畅,动脉瘤栓塞满意,“炸弹”顺利拆除。
术后,护士长李群香、梁志平带领的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者邱阿姨已于近日康复出院。出院时情况良好,没有任何神经系统阳性症状,头痛也得到了极大地缓解。
祝刚介绍,脑动脉瘤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肿瘤,它只是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膨出,是由外膜和中膜组成的一种囊性薄壁,因一般形态像气球一样的突出,样子有点像肿瘤,所以称之为动脉瘤。在过去的十几年前,这种脑动脉瘤发现以后,一般都需要行开颅手术治疗。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仅需要在大腿股动脉处,做2-3mm的切口,即可做到动脉瘤的栓塞治疗,而且手术时间短,病患恢复快。
惠州医院配备的高分辨率磁共振MRI、DSA导管机,均为检查、手术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组经验丰富,治疗理念与手段和国际接轨,目前已行介入微创治疗脑动脉瘤患者余人,治疗水平已达省内先进行列。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供稿:神经外科二区秦忠宗
温馨提醒
我院专科门诊、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住院部等已全面恢复诊疗服务,为减少人群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医院推行非急诊病人全预约,先预约后看病。请来院就医的市民朋友按预约提醒分时段就医,到院后如实申报健康信息,并主动出示身份证与粤康码,以便快速配合完成流调及预检分诊工作,节约就医时间,同时要全程戴口罩,科学防控,安全就医。
主编:曾宁
编辑:廖云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