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刀尖上的河南管生微创介入界的超人
TUhjnbcbe - 2021/1/7 8:55:00

记者何云霞王平

颅内动脉瘤,因其极易破裂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被人们形容为随时能爆炸的“定时炸弹”。近日,45岁的李先生突然感觉头痛难忍,医院检查竟然是危险系数最高的颅内前交通血管瘤,因其位置特殊、尺寸较大,李先生当即被转至医院,最后经过神经介入手术治疗,目前已被成功治愈。

李先生是正在家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头痛,且脖子僵硬,医院做了CT检查,结果竟是颅内前交通处并排长了两个瘪状动脉瘤,同时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通常也可由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医院也都有脑外科,但就李先生的动脉瘤特点,外科夹闭有着较高的致残率,鉴于其手术难度太大,医院随即建议患者转诊。

“对于李先生的情况,最佳的选择是介入治疗。介入的血管腔内重建较外科更易取得治愈和更长远稳定的疗效,而且不开颅。”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管生说。

据管生教授介绍,脑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开颅,暴露并夹闭动脉瘤颈,但若颅内动脉瘤呈梭形或动脉壁四分之三都瘤样化了,传统开颅夹闭将很容易造成血管闭塞,患者会由此出现偏瘫等严重并发症,因而需要进行更复杂风险更高的搭桥手术。还有些动脉瘤是因为位置深在,暴露很困难,开颅夹闭也很危险,这些都比较适合介入治疗。还有很多脑动脉瘤患者两种方法都可以,但依据最新的国内外权威的治疗指南,此时也应该首选介入。

鉴于此,管生教授选择为李先生进行了介入微创手术,即在脑血管造影的导向下,在患者的大腿根部股动脉上扎一个针眼,通过一米多长的微导管将一种特殊材质的微弹簧圈送入两个动脉腔瘤内,将其填实堵死,瘤体就不会再被血流冲破裂,患者即可解除生命警报;另外,为防止血管闭塞,术中还需在动脉瘤处的血管里放上血管支架,保障血液的通畅。

手术非常成功,术后,麻醉劲儿刚过,王先生就可以下床活动。

“介入疗法是一种新兴、微创的治疗方式,它相比传统手术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开颅,创伤小,手术顺利的话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出院。该种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颅内动脉瘤患者。”管生教授说。据了解,医院每年为来自省内外的余例患者完成该类微创介入手术。

在此,管生教授也建议广大读者,如果因突发剧烈头痛、伴或不伴有脖子硬等症状,CT提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动脉瘤的患者,一定要首先争取微创介入治疗的机会,只有一些不适合介入的动脉瘤再考虑开颅手术。另外还有一些医学影像发现的未破的,有或尚没有不典型临床症状的动脉瘤,也应该积极向脑血管专业医生询问治疗策略,别等到破了再考虑手术,届时预后可能就没那么理想了。对于那些无意中发现的颅内动脉瘤,若评估破裂风险高或迟早会冲大和破裂的,还是要尽早做微创治疗。

(图为医院神经介入科主任管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刀尖上的河南管生微创介入界的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