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国公路货运详细概况
货运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中,公路运输是我国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且占比逐年稳固提升。
在年1月-年7月期间,中国公路货运量月均为30.46亿吨,月均同比增长率为6.91%。其中年11月末公路货运量最高,达到了35.24亿吨,当月同比增长8.40%,而年2月末最低,为8.27亿吨,当月同比增长-40.53%。
公路、铁路和水运货运增速近年稳定在6%附近,公路运输将长期作为我国货运的主要方式。同时公路运输货运量增速大于合计货运量增速,公路货运运输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
年7月公路货运量接近33亿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7月公路货物周转量接近亿吨公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年7月中国公路货物周转量达到了.6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为1.66%。在年1月-年7月期间,中国公路货物周转量月均为.91亿吨公里,月均同比增长率为8.92%。其中年11月末公路货物周转量最高,达到了.38亿吨公里,当月同比增长0.60%。
数据来源:公开整理资料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公路货运市场,年市场总规模预计超出.75万吨。其中,整车运输和零担运输作为最大的细分市场,规模分别达亿元和亿元(年)。
到年,整车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零担市场规模将超1.5亿万元,按照该预期计算,零担未来两年复合增速应为7.15%,该预期增速和全国营业性货车货运增速较为一致。
年中国零担30强—收入榜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零担10强企业的营收分布并不均匀,处于前后分化、向头部集中的一种态势。头部5强企业的总收入高达.7亿元,约占10强企业总营收的85.1%。同时,尾部5强有新进企业集中的区间,说明尾部不具稳定性,部分企业甚至出现收入减少的现象。
这种头部高增长、尾部大换血的情况,也侧面说明了头部企业在市场上的强势,出现马太效应。
上马观点∨(1)公路货运是我国主要的货物运输方式,并不断细分和优化,我国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16.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2)公路货运是我国运输行业一个占比较大的版块,需要被不断优化的市场,没有强势的巨头,没有集约化,信息化不健全,数据缺失,没达到国际效能水准等,都表明这是一个需要重新绽放的行业。
02网络货运为什么会推出?
无车承运人试点的诞生环境
(1)网络货运平台是无车承运人的延伸,所以我们了解网络货运必须要了解无车承运人。由于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公路物流市场,但货运行业参与者极其分散,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导致流通效率低、成本高,实现存量资源的社会化转变与闲置车辆最大化利用,成为迫切的需求。
(2)年以前货主和司机之间是没有太多的直接合作关系,更多的依托信息户和三方,但在集约化管理这块主要是园区信息市场和区域信息系统。
司机和货主间需要一个快速安全连接的通道,这是市场上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加上当时互联网行业当时风生水起,滴滴模式大行其道,觉得什么行业都可以颠覆,国外的CHRobinson也成了被效仿的对象,于是货运行业被盯上了。互联网+物流顺势而生。
(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数字化时代,物流产业了进入了降本增效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网络货运的出现,不仅提升了物流的综合效益,也推动了物流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促进我国从物流大国向物流强国转型,因此政策环境也支持网络货运的发展。
上马观点
∨
互联网及产业结构不断演化,做为经济主动脉的物流必然需要进化,公路货运虽然是链条长,极度分散,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但通过AI、互联网、loT等技术的结合应用,产业结构的升级创新,不仅有效解决了车货匹配、运力零散等一系列公路货运痛点,在集约化、高效协作、资源优化配置上有明显的作用。这也是早期的无车承运人做的突出贡献。
03网络货运创造的价值
(1)补缺公路运输数据实现多式联运
在技术创新方面,国家一直鼓励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卫星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资源;鼓励应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运输组织模式;鼓励在其他运输领域上,如铁路、水运、航空,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运输生产。
国外大型的货运物流平台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会把多式联运作为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国内的物流企业也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
无论是交通运输部还与发改委出台的政策文件,都把无车承运拓展多式联运作为重点鼓励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未来在政策方面不会有很多的政策障碍。未来企业只要拥有了无车承运的资质,就可以来做其他的多式联运业务。
(2)构建货运监管体系使行业有序发展
运营队伍有准入许可,年度审验,行政处罚,规范主体众多、经营分散、高流动性的情况。避免造成超限超载、违法违规、非诚信经营网络货运平台的状况。同时网络货运平台可构建运力资格审查,在线诚信考核,统一服务标准,能够通过市场化手段约束企业行为。
(3)对企业和行业降本增效
首先,网络货运平台的出现带来的优点包括:去中间化和扁平化;缩短交易流程和环节;降低层层转包的成本,沟通承托双方的信息;促进资源整合衔接;降低车辆等待时间;降低车辆空驶等。
其次,当前整体物流成本偏高,最大关键在于“去中间化环节”。由于中间环节过多,货主与货车司机间沟通不流畅且信息衔接不上。且网络货运模式在应用上进行了创新,更是将创新与运力竞价机制结合,用大数据解决存在的运力问题,用竞价机制解决运费的问题。通过“运费竞价机制”,让货主发单,司机自主报价,彻底打破原有的“熟人交易”与“区域化市场壁垒”,把运费定价权交还给市场,从而使物流价格合理透明,极大限度地降低货运成本。
最后,网络货运平台整合全国的货运资源,为货主、货车司机提供了直接沟通的渠道,去掉中间环节,运价自然下降。
(4)转型发展的需要
分散经济粗放发展需要变成集约组织资源整合。分散和粗放发展模式下,个人、单车运营模式的效率已经发挥到极致,而受货源、成本、风险承担等因为影响,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网络货运的出现使得对零散运力、货源的集约组织和整合成为可能,将有效带动货运行业的集约化发展。
(5)规范大平台优势突显
规范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大小企业同一起跑线,小企业也将面临合规成本提升和行业监管,已经做好合规规范的大平台发展将是利好。内控扎实的企业将借势扩大规模优势和网络效应,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新一代巨头。
与物流业不同供应商建立全方位的协作,共同探索开发多式联运、仓储、车后、供应链金融等多元化综合服务能力,构建服务网络,向货主企业提供全面的供应链可视化管理,持续改善供应链管理效率。
(6)形成跨平台运力信用体系
信用体系直接受益是司机群体和货主企业,运用大数据积极推进跨领域、跨平台、跨部门数据共享开放,营造诚信运力整体环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