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江苏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内层林尽染、色彩斑斓,芦苇荡、杉树林、亲水道错落有致,构成碧水蓝天间的一幅诗意画卷。
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沿运河三湾段岸边步行,察看运河生态廊道建设情况,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视频:卫星带你看古运河“应运重生”
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大运河。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年7月,他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
年,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列入“十四五”规划建议。此后,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被定位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凝聚中国力量的共同精神家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体验空间”,大运河的保护传承由此进入新阶段。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作为运河原点省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江苏肩负重大责任、先行使命。
——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工作伊始便成立由省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沿线11个城市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大工程;
——内涵提炼进一步丰富,首次将大运河江苏段的内涵提炼为国家治理的中国智慧、经济运行的中枢命脉、多元文化的交融纽带、水工科技的中华名片、革命精神的鲜亮旗帜;
——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建立“1+1+6+11”规划体系,系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工程,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
水运连着国运,治水推进治理。重获新生的千年运河,沟通南北、贯联古今、启迪未来。
▲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年10月25日摄)季春鹏摄
文丨刘亢凌军辉蒋芳《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本文转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