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杨先生和爱人拿着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满脸笑容地走进医院神经外科向医护人员们致谢。
如今,杨先生活动自如、言语流畅,难以想象三个多月前,他曾因大脑内动脉瘤破裂,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
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金孟浩表示,据统计,温州每年大约有人发生脑内动脉瘤破裂,年龄一般40岁以上。
动脉瘤没有破裂时,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将头颅磁共振MRA筛查加入到常规体检中。
意外发生后大脑里不定时炸弹爆了3个多月前,49岁的老杨在工地干活时不慎从约2米高处跌落,被工友送到医院急诊。
当时,老杨陷入昏迷,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急诊医护人员迅速为他进行气管插管辅助通气,给予生命支持。
神经外科医生会诊后,发现了不寻常之处:按理说,老杨从2米高摔下,腰背部先着地,头部原发性损伤应该不重。
昏迷程度怎么会这么深?此处必有“妖”。
为迅速确定病因及评估伤情,医护人员马上为老杨进行了相关检查。
头颅CT后提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脑室积血;CT血管造影提示,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罪魁祸首”被找到了!
原来,老杨大脑内长了一个动脉瘤,由于这次意外诱发了动脉瘤破裂,并出现了脑室积血和脑积水。
神经外科王丰主任团队马上制定治疗策略:
先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解决急性脑积水的问题,然后在不停麻醉的情况下,直接由麻醉师护送至导管室,再微创“拆除”老杨颅内的“炸弹”。
为能彻底治愈动脉瘤而且又能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金孟浩医师给老杨实施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在支架的支撑下,三枚金属弹簧圈稳稳地待在了动脉瘤内,对破裂的动脉瘤进行致密填塞,彻底阻断了动脉瘤内的血流。
经过4个多小时的多学科接力协作下,手术顺利结束,老杨被送至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10天后转到普通病房。
经过早期的高压氧、针灸及肢体康复训练等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杨由昏迷转清醒,由肢体无力到活动自如,由卧床十余天到下地独立行走,一天天的逐步康复。
脑动脉瘤:可怕的“不定时炸弹”动脉瘤,虽然有个瘤字,但它不是肿瘤,是动脉血管鼓了个“包”。
但是这个“包”比较脆弱,是个“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
颅内动脉瘤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完全清楚,有先天、遗传的因素,有后天的因素,也跟感染、动脉硬化等有关。
患高血压,吸烟以及有家族性动脉瘤史是高危因素。
尽早筛查是关键
颅内动脉瘤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脑内动脉瘤一旦破裂,患者28天内病死率达19%,如果不治疗,再次破裂后病死率高达70%。
所以,常规进行脑内动脉瘤筛查非常重要。
特别是40岁以上人群,如有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时,筛查可能还要提前。
无创、无辐射的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是非常好的筛查方式。
目前医院拥有市内先进的3.0磁共振,对于筛选3mm以上脑内动脉瘤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
查出颅内动脉瘤就要手术吗?
不一定。
对于查出的颅内破裂动脉瘤小于5mm,形态规则是相对安全的,破裂的风险较低,可以先不手术治疗。
但首次查出后半年、1年、2年等时间需要复查,监测动脉瘤的变化情况。
如果出现动脉瘤变大或形态变得不规则,或者因动脉瘤出现焦虑或抑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为避免动脉瘤增大和破裂,患者在随访期间需要控制血压,调整紧张情绪,避免吸烟和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治疗动脉瘤方法主要有两种:
首选是微创介入,对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另一种是开刀夹闭动脉瘤。
至于如何选择,要视具体病情而定。
金孟浩医师提醒: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基础疾病等是预防动脉瘤的基础,另外还要常规体检,进行头颅磁共振MRA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