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安徽故事
TUhjnbcbe - 2023/10/17 18:16:00

一年前,S铜城至冶山段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制约安徽省天长市到江苏省南京市的一条瓶颈路被打通——“以前一周回来两次,现在路通了,我可以天天回家。”居住在天长、工作在南京的徐先国感慨道,早出晚归的“双城”生活照进现实。

一年后的年10月22日,苏皖合作示范区安徽定埠港集装箱航线启笛首航。货物经过这里往下游的长三角地区运输,相比传统的长江水道,航程缩短多公里,极大地节省了企业运输成本。

这仅仅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给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改变的两个小故事。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进程中,正全面开花,加速打通区域交通动脉,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杭*高铁全线贯通,从爬*山逛老街到游西湖喝龙井,路上也就一个半小时;芜湖港-上海港建立“联动接卸、视同一港”海关创新监管新模式,实现两港一体化通关;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已经开工,“翅膀上的安徽”将飞得更高更远……

繁忙的芜湖港。安徽省港航集团供图

打通“断头路”距离更近了

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打通“断头路”,一直被视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速、隧道、桥梁在长三角的交通版图上登场,让城市间来往的通途更多、通行更畅。

位于皖浙省界的宁安高速就是其中之一。

单从地理区位上看,安徽省宁国市与浙江省安吉县仅一山之隔,S是宁国进入浙江的咽喉要道,承担着跨省往来的出行重任。

这条连接两省的交通“动脉”,因为节点特殊,也形成了“逢节必堵”的交通状况。每到小长假和春节高峰,规模庞大的车流在短时间内涌向这里,一堵就是十来公里,让过往车主苦不堪言。

打通出省新通道势在必行。

今年的9月26日,宁安高速开工的号角吹响。“走国道转省道,从宁国市区到安吉县城,少说也得一个半小时,宁安高速建成后,行车时间可以压缩一半,去上海再也不用绕行。”宁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宁安高速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徐绍忠的话语里,“不绕行”是一种期盼。

在他看来,缩短的是路程,节省的是时间,拉近的是距离。

近年来,安徽省以贯通、加密、扩容为重点,着力构建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网,到年,全省将新增高速公路公里以上,可基本实现对接长三角的主通道八车道通行。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有逢山开路的高铁,有遇水架桥的高速,还有跨省串村的暖心项目。

安徽宿州和江苏徐州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年,联通两地的S符离大道正式建成通车。

双向八车道的高标准公路上,不仅行驶着私家车,还有随着道路建成而开通的K路跨省公交,在串起省际边界千家万户的同时,也改变了两地市民出行方式,为长三角民生一体化做出新的探索。

航拍S符离大道。人民网陈若天摄

拓宽“舒心路”幸福感更强了

新安江面上,一条“长虹”飞跨东西两岸——9月29日,位于安徽省歙县街口镇的街口大桥正式通车。

在此之前,村民过河只能依靠渡船,或驱车绕行近4小时的山路,养育两岸的“母亲河”,一度成了当地10万百姓出行的“瓶颈”。

街口大桥的通车,结束了歙县境内新安江下游30公里没有桥的历史。从镇上出发,驱车对岸,十几分钟,即可抵达淳安县威坪镇高速上口,再行20分钟便可直达千岛湖,往前去杭州也就两个小时。

几乎参与了大桥建设全过程的歙县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执法大队质监股股长吴伟俊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街口大桥是当地融杭接沪的典范,过去虽然行车绕道不便,但在老百姓的骨子里,务工、看病,哪怕孩子考大学,都想走出大山,潜意识里就有融杭接沪的模糊概念,如今几代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近年来,随着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安徽跨省通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安全、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6月30日上午,一台架桥机将重吨、长34.9米的箱梁成功架设在滁宁城际铁路相官镇特大桥11号、12号墩上,这标志着滁宁城际铁路全线首梁成功架设。

安徽省滁州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说,滁宁城际铁路通车后,将进一步加深滁宁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促进两地人才交往交流,助力滁州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

一体化,先修路。

在滁州,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以滁宁城际铁路为代表的重大交通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中,人悦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滁州与长三角“抱”得越来越紧。

新安江上,一艘快艇正要穿越歙县街口大桥。人民网张俊摄

铺就“致富路”日子更红火了

航拍的镜头下,街口大桥的红色桥身尤为显眼。新安江上的这短短“一横”,拉近了皖浙两地的距离,温暖了人心,更带来了活力。

安徽省歙县街口镇现有桔园0余亩,之前桔子运输既要陆运,还要水运,现在桥通了,渡河的时间节省下来,就意味着农户的桔子能卖到更远。

时间拨回到过去,当地不少桔农丰产并不丰收。为啥?桔子下山容易出山难,交通不便、售价低廉,关键是没有好销路。

“通了桥,再也不用为桔子出山发愁,也不用大半夜起来忙活,桥头支个摊,一天能卖好几百斤。”看到大桥通车,桔农余长城是一个劲地夸好,对桔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充满了信心。

看得见的“民心桥”已经通车,老百姓的“致富路”同步铺就。

街口镇新门村*总支书记姚子毅介绍说,除了当地的桔子、茶叶能够走出大山,村里还准备利用紧邻新安江的优势发展旅游。

作为一体化发展的先手棋,这些年,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同样在安徽省郎溪县被持续按下快进键:高铁建成通车、高速直接通达,溧阳1号公路也通到了家门口,越织越密的综合交通网,正在逐渐串起“双城”甚至“多城”生活,跨省通勤、互通往来也有了更多可能。

在郎溪县岗南村,土生土长的厉春想法多、脑子活。溧阳1号公路联通S后,别人看到的是风景,厉春看到的却是前景:返乡开了农家乐,改行吃上旅游饭。

如今,从老厉的农家乐出发,通过S、溧阳1号公路,可直达江苏溧阳和天目湖。“这条路修好之后,就连自家的土特产都可以经这条路销往长三角。”老厉如是说。

溧阳1号旅游公路如今成了溧阳和郎溪两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纽带。郎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统计,溧阳茶叶市场交易的80%茶叶来自郎溪,厉春所开农家乐每年接待的90%游客来自长三角。可见,推动交通一体化,也让大家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协同大潮。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逐步完善的跨省通勤交通网正在激发安徽活力,释放发展潜能。

“以前根本无法想象跨省是如此简单,借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契机,才能享受到这样的便捷。”厉春坦言道。

越来越紧密的交通,让郎溪县和溧阳市就像是“一座城”,而更多“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便捷,正在来的路上,也将不断带给当地百姓更大的惊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安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