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联合日报」
年10月29日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警惕卒中症状,尽早识别救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五高”特点。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关键在于尽早识别卒中症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突发行走不稳、视物不清,也可能是脑卒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的数据显示,在我国,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
近几年来,“中风”这个适用于国人的快速识别脑卒中的方法已经得到推广:“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通过“中风”的方法可以快速发现3个常见的中风症状,但也忽略了一些并不少见的中风表现,如突发行走不稳、视力下降、视物重影等。因此,国际上近两年又增加了两个识别症状——身体难平衡、眼睛看不清。这两个症状的增加,可以使公众在家中自我识别卒中的成功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超过90%。
美国的脑卒中识别宣教将上述方法简称为BEFAST:“B”为Balance(平衡),指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为“Eyes”(眼睛),指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为Face(面部);“A”为Arm(手臂);“S”为Speech(言语);“T”为Time(时间),医院诊治。抓住6小时“*金治疗期”
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约占脑卒中的70%,在时间窗口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取栓)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而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应对缺血性脑卒中,国际上公认的静脉溶栓治疗是发病4.5小时内。在我国,部分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也可以进行静脉溶栓。动脉取栓则可以在发病24小时内,但大部分患者只适合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动脉取栓,超过6小时就需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评估。出血性脑卒中通常病情较重,不少患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
若超过上述发病时间再进行治疗,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将明显降低,致残和死亡的机率都大大增加。高危因素,你占了几个
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90.7%的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酒精摄入、饮食、超重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在内的10项可改变危险因素相关,而我国94.3%的脑卒中也是由这些因素引发的。
此外,在动脉狭窄和动脉瘤等病变的基础上,部分患者由于不规律地服用降压药、血压下降速度过快、腹泻或者入液量的不足等因素可能诱发缺血性中风。
还有些是由于既往有心房颤动,平时服用抗凝药物不规律,当出现血栓脱落,就会导致栓塞性的卒中。此外,兴奋、激动、酗酒、忘记服用降压药等因素导致血压急剧升高,也会诱发出血性卒中。
让我们重视起来,定期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吧。这样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生几率。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