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单元,也是相对完整的生态空间,是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有效单元。推动流域经济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优先从流域视角出发,统筹考虑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的水、土、气及生物等诸多资源与生态要素,逐步建立基于流域的绿色发展模式。本文就国外流域绿色发展典型案例进行探讨。
韩国首尔清溪川整治复原工程
清溪川由上游的溪流汇合而成,流入首尔市中心,见证首尔市年度额历史,具有*治、社会、文化等象征意义,如同生命之河的清溪川却连年泛滥,影响着首尔居民生活,修复清溪川的计划被韩国*府提上日程。时任首尔特别市世行的李明博先生认为,清溪川的复原是首尔市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除了恢复清溪川的自然生态和首尔市的个性与历史面貌,更要以崭新的风范吸引国际投资。
整个清溪川复原计划分为三个工作团体来推动,其中包括复原总括班,复原计划班,复原事业班等整体企划、计划管理、历史文化、城市规划、维护、河川复原、环境项目。除了整体整治规划,水资源计划、交通、商业街、废弃物处理等方案,都是重要推动议题。
重点实施项目
因清溪川上方原有的高架桥为连通东西方的交通动脉,拆除桥体对市中心的交通会是一大考验,为此配合该计划的交通方案有三:包括替代道路调配及车流引导、建立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交通需求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改变市民的交通习惯及小汽车的用路习惯。高架桥拆除工程前,将四线道路面封闭为两线道,改成双线地区性联络道,待民众习惯高架桥已不如从前便捷,并改变交通习惯或改搭大众运输工具后,才全面封闭道路,进行桥梁拆除工作。工程期间桥面移除,减少施工噪音与空气污染,周全细心地工程顾虑,使民众于不便中仍共同支持首尔市美好愿景的背景动力。
景观设计元素
(1)水体
清溪川西高东低、上游河道偏陡、下游偏缓,结合这个特点,设计中采用多道跌水的方式将上下游河段衔接起来,同时将大石块“锚固冶在河道内,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游人通行,而且使水流流态自然、有层次感。此外,清溪川综合整治工程中还运用了喷泉、涌泉、瀑布、壁泉等多种水体表现形式。
(2)植被
清溪川综合整治工程将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以本地的自然植被为主,将不同种类和不同花色的植物分片种植,旨在恢复清溪川原有的自然环境系统,这些本土植物不仅生命力旺盛,而且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起到固化河岸的作用。
(3)人文景观
清溪川综合整治工程注重通过建设特色人文景观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如恢复重建了极具历史特色的朝鲜时代的石桥,建成了规模为世界之最的瓷砖壁画“正祖斑次图冶,以自然、环境为主题打造现代五色文化墙等,这些人文景观的建设不仅传承了朝鲜历史,而且还展现了韩国的现代文化。
(4)桥梁
考虑到桥在朝鲜历史上曾发挥的重要作用,清溪川综合整治工程将桥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清溪川上共建成22座桥梁,多数桥梁可以通行机动车,两岸建有人行横道。每座桥梁都造型各异,各具特色。
(5)夜景观
清溪川综合整治工程注重通过照明效果来创造夜景观,利用河道沿岸布置的泛光灯和重点景观的聚光灯等形成和谐又具有特色的灯光效果。夜景观的塑造使得清溪川吸引了大批喜爱夜生活的市民和外来观光客。
清溪川的整治后的效益评估,就水岸景观而言,以按原貌复原的水标桥未收,清溪川上建了22座造型各异,南北向各具特色的桥梁,各区间都显示着各自的独特气氛。例如新建的长通大桥可以作为露天音乐厅,顺着溪流向东到平和市场便是著名的文化墙,展示韩国著名艺术家的作品,河岸两侧空间中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并在岸边两旁种植许多花草并堆砌造型各异的石头,营造出生动活化的都市意向,其中杨柳湿地是清溪川整个区间离最自然,最具生态意义的空间,生长着杨柳和各种水生植物,是理想的生物栖息地。在新秀的河道两旁,视频沿着岸边漫步,老年人在此驻足休息,阅读,度过悠闲地下午,忙碌的上班族暂时摆脱办公室的压抑,在此休息放松,夜晚灯光下,清溪川展露出另外一番美丽景象,成为情侣们约会的首选之地,露天广场上各种表演和展览会从不间断,重新流淌的清溪川改变了首尔市民的生活方式。
就都市生态而言,清溪川的整治对都市空间效益的提升逐步显现,在复原前清溪川高架桥一带的气温,因辐射作用比首尔均温高5摄氏度。在进行清溪川通水测试时,附近地区的均温已较首尔低3.6摄氏度,加上完整的水流流速设计,清溪川可终年不结冰,不仅使得附近地区温度降低,空气流通,避免滞留影响环境卫生,空气洁净度明显提升,更较以往清新许多,河中发现小鱼踪影,白鹭,野鸭,各种鸟类也在此栖息。
就都市经济而言,清溪川周边地区的房地产价格较推动之前上涨了12.6%,对于附近社区的经济发展有明显助益。
日本太田川自然型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多自然型河流整治,如在太田川所有18处拦河设施上加设鱼道,恢复河流连续性;在千曲川、加势川、多摩川采取开挖河道、改造裁弯取直的旧河道、人造河床水坑等措施,营造生物生存新空间;在加纳川、本明川灾后重建中,采用圆松木、石块等天然材料,建造梢捆拦栅、木沉排、半空砌石等生态护岸,在河床放置巨石减缓流速以保护河床等。
总的来看,“多自然建设工法”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河势保护。尽量保留自然河势,为生物栖息提供良好环境,避免采用裁弯取直、倒梯形断面等。
(2)重视连续性。纵向上保证一定质量的水量,确保鱼类等动物自由往来;横向上要与周边森林、田地、城市等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3)重视表土保护,充分利用表土孕育植被的能力。
(4)重视就地取材。
(5)重视施工期管理。工期要考虑鱼类洄游和产卵期、鸟虫繁殖期、植物发芽期,尽量使用不会使现场环境过于混乱的大型施工设备,施工便道尽量保护现有植被。
莱茵河流域综合治理
莱茵河是欧洲的重要航道及沿岸国家的供水水源,对欧洲社会、*治、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世纪下半叶以来,莱茵河流域工农业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莱茵河一度被称为“欧洲下水道”。莱茵河流域各国直面问题,汲取教训,制定治理目标并开展有效行动,历经多年努力,整个流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莱茵河流域管理被誉为国际流域管理的典范。
莱茵河流域治理,经历了污水治理初始阶段、水质恢复阶段、生态修复阶段、提高补充阶段。
(1)污水治理初始阶段
年,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和荷兰五国联合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并于年签订《莱茵河保护公约》,首要目的是解决莱茵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流域内各国通过委员会进行合作,但并没有明确各自在控制污染扩大方面的义务,因此在污水治理初始阶段没有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
(2)水质恢复阶段
年,瑞士发生的重大莱茵河污染事件终于唤醒民众、企业和*府,流域内各国开始着手开展莱茵河的综合治理。各国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防止水质恶化。
(3)生态修复阶段
在水质逐渐恢复的基础上,ICPR又提出了改善莱茵河生态系统的目标,既要保证莱茵河能够作为安全的引用水源,又要提高流域生态质量。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待莱茵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将河流、沿岸以及所有与河流有关的区域综合考虑。
(4)提高补充阶段
年,“莱茵河计划”发布,明确了实施莱茵河生态总体规划。随后还制订了生境斑块连通计划、莱茵河洄游鱼类总体规划、土壤沉积物管理计划、微型污染物战略等一系列的行动计划。年后,这些行动计划已经从当初迫在眉睫的挑战转向更高质量环境的创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开发上来。
莱茵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与做法主要包括:
(1)建立流域多国间高效合作机制
莱茵河流经多个国家,多国之间合作是流域治理成功的重要保障。莱茵河流域合作治理的核心机制是年成立的ICPR,经过60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流域治理领域的一个多国间高效合作的典范。ICPR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合作机制,既有*府间的协调与合作,又有*府与非*府的合作,以及专家学者与专业团队的合作。它不仅设有*府组织和非*府组织参加的监督各国计划实施的观察员小组,而且设有许多技术和专业协调工作组,可将治理、环保、防洪和发展融为一体。
(2)树立一体化系统生态修复理念
在欧洲工业化进程中,莱茵河沿岸各国都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采取了大量的工程措施,如筑坝、河道疏浚,以及裁弯取直、截断小支流等。这些改造使得原先自然的、动态的、难预计的河流转变为静态的、可以设计的人工河道,以方便管理和获取各种利益。河流空间因此遭到蚕食,引发许多不良结果。而对这些不良结果的治理依然是通过引入和采取新的工程性措施,如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长此以往,莱茵河已变得面目全非。意识到过多的人为作用对河流自然发展规律的破坏,莱茵河流域治理开始探索河流的动态和一体化治理,即注重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结合,以及源头控制、分散治理。观念上的转变引导治理措施和治理目标的改变,更加注重维护、恢复河流的自然特性,且更注重其生态恢复,从而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
(3)推进流域基础地质、环境地质与生境调查
根据流域治理需要,莱茵河沿岸各国开展了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法国、德国等国家1∶10万、1∶5万地质填图已基本完成。在基础地质填图基础上,各国开展了水文地质、自然灾害等环境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德国联邦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牵头,自年开始经过50余年的努力,编制完成了1∶万欧洲水文地质图系。年,欧共体环境总司组织编制了1∶50万欧洲地下水资源图系,由38幅、张图件组成,覆盖了比利时、德国、丹麦、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英国等9个国家。年,在对1∶万欧洲水文地质图进行矢量化的基础上,Cornu等人编制了欧洲地下水生境分布图,反映与生物相关的地下水流、含水层孔隙大小和渗透性的空间变化。
(4)分阶段编制并联合实施流域治理规划
20世纪80年代以来,ICPR在国际合作框架下,签署了一系列有关莱茵河流域治理的协议。签约国家协调一致,共同采取行动,对莱茵河环境改善和流域管理起到了巨大作用。年,各成员国签署了控制化学污染公约、控制氯化物污染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建立监测系统和水质预警系统,控制化学物质的排放标准。年通过的“莱茵河行动计划”,从河流整体生态系统出发来考虑莱茵河治理,并将鲑鱼的重新回归作为治理效果的重要标志,以此提出“鲑鱼行动计划”。年,“莱茵河洪水管理行动计划”获得通过。年,莱茵河部长会议通过了“莱茵河计划”,包含4个方面的治理目标:生态系统改善、防洪、水质及地下水保护。
(5)建立量化指标体系和各种生态修复模式
莱茵河规划和治理在欧盟框架下统一实施,在目标上达成统一,并制定了许多量化考核指标。在“莱茵河行动计划”中,主要目标包括污染控制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部分,就是以珍贵鱼类重返莱茵河(“鲑鱼”)为实现生态目标的重要标志,即到年让鲑鱼回到莱茵河。对于上述目标,每个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它还有许多需要各国共同参与、公众能够直观感受到的恢复性指标,如使莱茵河兰德平原到年受到洪水危害的程度与年相比减少25%等。
(6)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
为了确保水体保护与治理的有效性,保护莱茵河委员会在莱茵河及其支流建立了水质监测站,从瑞士至荷兰共设有57个监测站点,通过最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莱茵河进行监控,形成监测网络。每个监测站还设有水质预警系统,通过连续生物监测和水质实时在线监测,能及时对短期和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ICPR和莱茵河水文组织(CHR)于年共同开发了“莱茵河预警模型”,对莱茵河水质进行实时监测,防止突发性污染事故。
(7)建立流域信息互通平台
ICPR致力于推动行动计划的有力实施,同时注重各国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其所建立的“国际警报方案”是莱茵河沿岸各国的信息互通平台,当发现污染物时,在瑞士、法国、德国和荷兰设置的7个警报中心能够及时沟通,迅速确认污染物来源,并发布警报。
德国伊萨河近自然河道治理
德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