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立说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过多。而一线医务工作者最需要的,是能让患者根据规范的指南分级诊疗,减轻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不必要的压力。整个采访,他没有表达恐慌和焦虑,只希望传递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记者
肖文杰
编辑
赵嘉
制图
程星
如果说疫情是一场战争(它也的确就是),那么湖北就是核心战场。而在疫源地武汉接诊发热病人的医生,便是最前线的士兵。
祁立就是其中之一。
他是医院的医生。1月19日,他接到院方通知,被紧急征调到急救中心,担任院前急救医生。所谓院前,简单而言,就是救护车上的医生。而他的同事,也陆续接受征调,进入发热门诊或隔离病房。
平日,需要急救车的病人,包括内、外科疾病、外伤等,但他实际接诊的,几乎都是发热病人。
以下内容,是根据对祁立的采访整理。祁立愿意接受采访,是因为他知道所有人正在经历信息轰炸,他希望作为一名一线医生,传递他所了解的,客观、真实,以及真正重要的信息。
题图来源:第一财经
为了保医院,我们也采用了化名和信息模糊处理。他希望尽可能淡化个人情感,这也是本文采取第三人称,而不是第一人称的一个原因。
整个采访,他没有表达恐慌和焦虑。
01
疫情爆发前,医生能提前知道情况不对吗?
和大多数人一样,祁立一开始也对疫情估计不足。12月底社会上有了消息,医院也没有特殊的防护措施。因为当时病例不是很多。而且这个病起病时,症状和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区别不大。
1月16日,祁立和同事感受到疫情不那么简单。医院的院感开始增加防护措施。医院的重要部门,作医院内的交叉感染。这时候,虽然是外科医生,不直接接触发热或肺炎的病人,但祁立和他的同事也开始随时戴口罩了,当然N95很缺。那时候医生之间已经准备好“上战场”。3天后,紧急征调通知就下来了。
02
如何看待封城?
祁立支持封城和交通管制。从医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减少人员流动,控制每个传染源,让每个病人获得合适的救治,是应对此类疫情最好的办法。他个人觉得,如果更早封城,会更好。
当然,他知道封城之后会出现许多应激的困难。作为一线医生,他也遇到了不少。
03
抗击疫情过程中,一线医生的真实工作状态究竟如何?
祁立担任的是院前急救医生,一旦接到电话,他们必须4分钟之内出车,前往拨打的患者所在地,或者医院。上了车之后,他就需要和患者及家属电话联系,了解病情,提供建议。到了现场,需要完成第一时间的急救治疗,医院,与那里的医生完成交接。
在开医院,医护人员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发热门诊医生的主要工作是完善检查,给出初步诊断,再根据统一的治疗指南(全称是《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下文简称“指南”)推荐治疗手段。之后,根据指南,疑似和确诊病人被收入隔离病房,由那里的医生治疗。
祁立的工作节奏,是做24小时,休息48小时。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则是一天三班倒,工作8小时,休息16小时。但因医院的“产能”,所有人都在超负荷运转。医生和护士经常需要换岗、补充,实际工作时间可能更长。
1月28日的情况是,医院看发热门诊,病人需要在户外排队3到4个小时。前两天则更长,可能需要5到8个小时。这种人满为患的情况从封城之前就开始了。
《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摘要: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儿也有发病。
潜伏期: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一般为3至7天,最长不超过14天。
临床分型:
1)普通型: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2)重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呼吸窘迫,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mmHg(1mmHg=0.kPa)。3)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04
担任院前医生以来,最棘手的事情是什么?
现在,祁立一次值班要接单15单左右,过去春节假期大约是每天3到5单。出车后,他没法估算这一单所需时间。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不是指疾病本身。新型冠状病*本身的治疗,其实医生们已经有底了。因为官方的指南已经出台,而且不断更新,他们只要根据指南来做。
让祁立感到棘手的有两类情况。
一种是他出诊后,发现病人症状较轻,检查、治疗、开药,医院完成,医院发热门诊。但病人可能不听。“我们只能反复说服,跟他们说发热门诊交叉感染的风险,还有就诊条件的恶劣。”祁立说。
医院制作PPT,告诉医生如何与轻症患者沟通。当然,祁立也知道,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状态下的分级诊疗,医院的人力和物资也得补上。
另一种是病情严重的病人,没法送进抢救室。祁立遇到过一次出诊,病人已经失去行动能力,他的诊断是需要迅速进入抢救室抢救。医院,抢救室没有位子了。
“病人家属和医生在沟通,当然也会有争执摩擦,而我们能做的是两件事,医院沟通,看看有没有抢救室的床位,医院沟通,想想有什么办法。院前医生的职责,是必须确保病人交接完毕。”祁立说。
最后,由于病人情况确实紧急,隔离病房里的医生出来临时抢救这位病人。当然,这不符合规范,但情况特殊。这次出诊和转运,花了近3个小时。
05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对于一线医生来说,目前一切的困难和矛盾,医院的治疗能力,远远供不应求。医院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里塞满了病人。而其中,有不少是不必到发热门诊就医的轻症患者,也有很多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的病人。
如何说服轻症的患者根据指南,分流到医院,或是居家治疗,避免过多人群涌入发热门诊,是包括祁立在内的一线医生最大的挑战。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把有限的医疗资源,最高效率地应用起来,才能更快遏制疫情,救治病人,防止扩散。
06
一线医生最需要什么?
自从国家卫健委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总会追问真实的确诊和疑似病例到底有多少。一线医生对这个数字反倒不关心了。不仅因为高负荷的工作中没空想这些,更因为目前的确诊数字无法客观反映现有疫情控制措施的效果,对他们的工作也没有指导性意义。
现在确诊数字快速上升背后,是试剂盒越发充足,以及处于潜伏期的病人陆续发病。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他们更关心的是客观条件和资源,这些才能支撑他们保持这种超负荷工作状态。
以下三件事最要紧。
医疗物资。据祁立了解,医院的医疗物资储备都不相同。外省市医疗队,或是医院,普遍得到了补给。医院,在封城之前,已经开始各自想办法。
有的医生托人从境外代购了几千套防护服,有医院,也有公司送来了易保存的快捷食品,这些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紧急时刻,医务工作者也会自助。物资被优先供应给要害位置,其他医生如果没有防护服,就用外科手术服顶一顶。有的医生用游泳镜替代护目镜,也是有用的,可以防止身体的粘膜和病*接触。
祁医院的土办法,用透明的文件夹,剪开后用输液管代替绳子,再用洗手液消*,系成一个简易的防护面罩,也能派上用场。
“物资确实缺,尤其防护服等,医院和*府都在想办法,还有很多人在帮忙。作为医生能做的只有坚持工作,同时相信物资可以补上,相信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职责。”祁立说。
交通保障。祁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