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羊城派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薛仁*通讯员王慧白恬
近日,23岁的广州市民小梁突发脑梗,被家人送入广州医院(下简称“广医三院”)治疗。年纪轻轻发生脑中风实属少见,而令小梁和家人更没有想到的是,导致这次脑梗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目前,医院心内科团队的介入手术治疗,小梁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突发脑梗,竟是先天性心脏病导致
平时身体健康、没有什么不良生活习惯的小梁,从来没想到才23岁的自己,竟然会发生脑梗。
3月中旬的一天,小梁躺在床上伸手拿手机时,突然感觉左边身体使不上劲,随后从床上摔了下去,家人发现后赶紧把她送到广医三院急诊就诊。
急诊在进行了颅脑及颈椎CT平扫检查显示患者右侧额顶叶、右侧基底节区大面积脑梗死,随后通过绿色通道转入神经内科卒中中心进行治疗。
由于送诊及时,卒中中心在窗口时间内,为患者进行了静脉溶栓,后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梁燕玲发现小梁并没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等传统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便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特别是做了心脏彩超之后,超声提示患者存在“右房向左房的异常分流”,梁燕玲主任凭借丰富的诊疗经验推测患者可能是心脏卵圆孔未闭引发的脑卒中。
“由于人体血流中存在静脉微栓子,正常情况下,当血流到肺里面的时候被代谢掉,而患者卵圆孔未闭,引发右心压力高于左心,静脉微栓子就可能经过卵圆孔反常分流到心、脑、肾等器官,未经代谢的微栓子到达体循环动脉系统,容易导致相关脑、肾、脾等器官的堵塞梗死。”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林育辉解释道。
随后,医院心血管专家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小梁心脏“房间隔原发隔与继发隔可见一缝隙,长约5.3mm,宽约2.4mm”,提示小梁的心脏卵圆孔未闭,进一步明确了病因。
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后,心血管内科专家决定为其实施微创介入封堵手术。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患者卵圆孔未闭
“补心”竟需从大腿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心内科先心病介入团队在主任陈晞明的带领下,由林育辉主刀,副主任医师何晓青和副主任医师*炯华等共同为患者进行了卵圆孔未闭(PFO)介入封堵术,共用约20分钟就结束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第二天复查心脏彩超,结果提示“心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彩色血流”。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医院后续也将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术后超声影像显示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据陈晞明介绍,卵圆孔未闭(PFO)介入封堵术是从患者大腿根部腹股沟区穿刺股静脉,循人体自身大血管路径将封堵器送达并固定于未闭的卵圆孔处,PFO封堵术主体部分耗时仅需5-10分钟。经皮介入PFO封堵术还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的优点,术后仅在患者大腿根部留有针眼大小穿刺伤口,术后半年PFO平均闭合率可超过98%。
患者术后X光显示封堵器位置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的推广,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率和瘫痪概率,减少相关治疗及康复花费,提高患者个人生活质量。同时,随着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均可经介入治疗根治。
四人之中就有一人患有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房间隔交通,是一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26%。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但由于卵圆孔未闭多无明显症状,难以听到杂音,心电图、胸部X光片均难以发现,一般通过心脏彩超才可以诊断。
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以不明原因卒中、偏头痛为主,也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明原因的头晕和晕厥,甚至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梗死。
林育辉提醒,对于有如上相关症状的人群,医院检查治疗,一旦确诊卵圆孔未闭,可及时通过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治疗后不但能改善偏头痛、不明原因的晕厥等症状,更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危急重症的发生,避免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