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广州港集团在珠江游船上召开“广东技工·广州港班”在穗学生中秋慰问座谈会。来自毕节的女孩吴嫣然说,因为广州和毕节两座城市的情谊,感觉能够到广州港工作,也是在为建设家乡出力。
当天,在珠江游船水晶号上发生温馨一幕,来自贵州毕节贫困山区的广州港级对口扶贫班学员袁林,通过视频连线,满怀激动地向父母诉说自己在广州港实习生活情况:“爸、妈,我在珠江游船上参加中秋活动,这里是广州的网红打卡点呢,广州真的很大,港口也很大,我会在这边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新广州港人。”
02:01
在广州港的贵州毕节学子为父母送中秋祝福
座谈会上,广州港集团别出心裁地为他们设置了一个亲情视频连线的环节,让他们在中秋节前为远在毕节的父母送祝福活动。
“我在港口的工作和生活都很好,你们不要担心,公司前两个月公司生产绩效很好,公司还给我加工资哩”,广州港班级的秦鹏一边向父母诉说着自己在港口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一边向父母送去节日的祝福。
目前,广州和毕节合作共建的“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级34名学生,已于今年7月21日毕业并正式入职广州港,成为广州港的正式员工。级33名学生从8月20日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港实习,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港口大型机械的操作司机。
广州港集团*委书记、董事长李益波在致辞中表示,按照中央扶贫精神和省市工作要求,五年前广州港集团率先贯彻“教育扶贫”理念,探索并开创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智力扶贫”全新模式,是第一个开办校企合作订单班的企业。接下来,广州港集团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履行国企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创新“2+1”模式校企联动共育高技能人才
年广州港集团在全省率先提出“智力扶贫”的扶贫理念,通过穗毕两地*府搭台,开始了对“校企合作”和“智力扶贫”结合新模式的探索,首次尝试引入职业教育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培养、精准就业的扶贫总体思路。年,在广州、贵州毕节两市相关*府部门、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成功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订单式培养”合作项目,以常年举办“广州港集团班”为试点,面向毕节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高中应往届毕业生招生。通过“订单式培养”培养拥有专业技术一线技能人才,并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推动长效扶智扶贫。
“广州港集团班”采用“2+1智力扶贫”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年到广州港集团下属广州港技工学校进行实操培训,毕业后考核合格,由广州港优先招聘到港口就业。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国家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扶贫*策,广州港集团设立专门奖学金,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
扎实扶贫一体化保障解学生后顾之忧
“漫漫人生路短暂而平淡,坎坎坷坷,波波折折。感谢广州港集团的领导,老师,同学们在我饱受病痛的时候,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会为此努力工作,回报广州港、回报社会。”在慰问座谈会上,孔韬感激地说。
孔韬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兴隆乡大沟村的孩子,也是广州港班级的学生,去年夏天,刚到广州实习还没满一个月,孔韬就被查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一旦肿瘤继续破裂,将危及生命,在广州港集团牵头,穗毕两市的多方努力下,孔韬战胜了病魔,14万的医疗费用逐渐还清,今年8月份回到港口上班。
除了给贫困学生更多关心关爱,为了有效保证“广州港班”教学质量,拓宽教育扶贫手段措施,广州港集团在贵州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实训基地,同时也在下属港区及广州港技工学校挂牌设立“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方便“广州港班”学生在集团内部进行实地培训,提前熟悉港口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为毕业后更快进入工作角色做准备。
为了让贫困家庭子女能够安心就读,广州港集团还联合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为学员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免费提供专业课程教材,为每届“广州港班”提供元/年的奖学金;免费为学生提供1次叉车、岸桥司机等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证机会。二是学生转入广州港技工学校学习和考证期间,其衣食住行由集团承担。三是学生经广州港技工学校培训合格后,进入集团进行顶岗实习,期间享受不低于每月元的实习补助。四是学生毕业后与集团签订就业合同对于未具备独立上岗能力的,保证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每月元;对于独立上岗的,工资每月元以上。
山海相连在广州港工作也是在为建设家乡出力
年轻漂亮的女孩吴嫣然,是一位今年刚入职广州港集团的大学生,目前在南沙港三期码头实习轮岗。她也来自贵州毕节,今年刚刚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
谈到为何选择入职广州港集团时,她笑着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之前了解到广州港集团在对点扶贫贵州毕节,还专门为毕节学生开设了“广州港班”,于是求职时特地向广州港集团递交了简历,之后顺利通过考试并入职。她说:“因为广州和毕节两座城市有一种黏性,感觉能够到广州港工作,也是在为建设家乡出力。”
吴嫣然目前实习所在的南沙港三期码头中控部门,犹如指挥码头运转的“大脑”,要发出集装箱船舶装卸的指令,24小时都要处于工作状态。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吴嫣然要和来自贵州毕节的不少小伙伴一起,在广州港南沙码头度过。对此,她说:“过节有人结伴,感觉像在家里一样。小时候在山城生活,特别喜欢海、向往能到海边,现在工作地点和宿舍就在海边,特别开心。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李妍通讯员邹井棋、李泽恩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李妍通讯员邹井棋、李泽恩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李妍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