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JVES高龄,破裂,腹主动脉瘤要不 [复制链接]

1#

这项基于全国性注册数据库的多中性回顾性分析表明,在80岁以上的高龄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患者中,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的比率较小(31.6%),采用腔内修复(EVAR)治疗的比率与非高龄患者相似。在整个研究患者队列中高龄是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但高龄组中一个选择性进行EVAR治疗的亚组(13.7%)取得较为良好的临床结果。虽然目前日本指南尚未推荐将EVAR作为rAAA的一线治疗,但EVAR在rAAA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尤其是用于治疗解剖结构合适的高龄患者,将有可能证明是合理的。

——摘自文章章节

背景和目的

高龄是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EVAR可能更加有益于高龄的rAAA患者。有研究显示相比于开放手术,EVAR手术治疗rAAA有更低的手术死亡率和在院死亡率。欧洲血管外科协会(ESVS)指南已经推荐将EVAR作为rAAA且解剖合适的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目前日本指南尚未将EVAR作为首选,同时缺乏EVAR对高龄rAAA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相关临床数据。为了明确EVAR治疗对日本高龄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来自日本的TetsuoYamaguchi教授及其团队基于全国性注册研究数据库开展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对比分析日本破裂腹主动脉患者高龄组(≥80)与低龄组(<80)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临床结果等相关数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EJVES。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基于日本全国性多中心注册数据库(JROAD-DPC,JapaneseRegistryOfAllcardiacandvascularDiseases-DiagnosticProcedureCombination)的回顾性对比研究,数据来自全日本医院。本研究纳入年4月1日至年3月31日期间收治的rAAA患者。比较高龄患者(年龄≥80岁)和非高龄患者的患者特征、治疗方式和结果相关信息。主要终点是住院死亡率;次要终点是出院时的功能状态评估(Barthel指数,>75认为达到满意状态)。

研究结果

共例患者符合纳入研究的条件,其中49.9%为高龄患者。高龄患者中女性占比较高(41.8%vs17.0%,p0.),入院时意识障碍占比较高(28.6%vs20.7%,p0.)(表1)。表1

高龄组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概率更低(31.6%vs56.7%,p0.),而两组EVAR治疗所占比率相似(13.7%vs14.8%,p=0.33)。高龄组未经调整的死亡率(61.8%vs37.6%,p0.)和出院时的平均Barthel指数(73.0vs91.8,p0.)明显更差(图2,表2)。

图2

表2

多水平混合效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表3),高龄是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2.75;95%CI,2.39-3.17;p0.)。而对于接受EVAR的患者,高龄的影响并无统计学意义(OR1.13;95%CI,0.77-1.66;p=0.53)。表3

研究结论

高龄rAAA患者接受开放手术的概率较低,接受手术的患者死亡率很高。然而,对于目前选择进行EVAR的高龄患者的一个小亚组来说,临床结果令人满意。日本将来更多地使用EVAR治疗rAAA,特别是对与解剖结构合适的高龄患者,可能是合理的。

一点思考

目前据文献报道高龄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手术干预的比率不高,仅为25-29%,可能与入院时临床症状较重,以及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比例较高有关。有研究显示尽管开放手术风险较高,约33%的高龄患者积极行开放手术可以挽救生命,且中期生存率是可接受的(1年、2年、3年分别为82%、76%、69%)。因此,高龄rAAA患者还是推荐积极手术干预,而EVAR的出现对于高龄患者的治疗更加有利。本研究结果显示高龄患者接受EVAR的比例更高,且接受EVAR的亚组与非高龄患者的结果相似,多因素分析也提示高龄并不是导致EVAR出现不良后果的风险因素,本研究基于日本大样本的临床数据再次证明EVAR治疗有利于改善高龄rAAA患者的预后,在rAAA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特别是对高龄患者,EVAR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由宋超医师审校及组稿李振江医师编译

彩蛋时刻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