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关于动脉瘤,您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1#
破译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80424/6188535.html

年9月28日星期一

中国梦·中流*

院训

博纳广济、大医精诚、敬畏生命、患者至上、同心共进、崛立中流!

医院

工作多年,小编知道血管瘤可分为

毛细血管瘤、鲜红斑痣、海绵状血管瘤和混合型血管瘤等

但小编却不知道动脉瘤

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

不知道,不用急

小编带大家一起寻找答案

科普知识推荐

动脉瘤是什么?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以膨胀性、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病变。

动脉瘤临床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体表搏动性肿块、剧烈疼痛、肢体坏死等。

动脉瘤的危害?

主动脉瘤破裂会造成大出血,引起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甚至死亡。

哪类人群易患上动脉瘤?

动脉瘤多发于老年男性。

不久前,我院血管外科接诊了一位73岁患髂总动脉瘤的患者,73岁的徐爷爷(化名)今年6月6医院体检,经全腹部CT检查发现右侧患上了髂总动脉瘤,为解决埋伏在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转到我院血管外科。

徐爷爷入院后,我院血管外科医生结合徐爷爷所做的相关检查并辅查了腹主动脉增强CT,最后诊断为:右髂总近分叉段动脉瘤、合并穿通性溃疡壁间血肿形成、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硬化。排除手术禁忌后血管外科团队为徐爷爷实施剖腹探查,右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动脉瘤切除术,右侧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手术前、后影像对比

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徐爷爷恢复良好并已出院。

血管外科

血管、腹医院开展工作达10余年,初期主要以下肢静脉曲张、腹股沟疝一些普外的常规手术为主,年手术量不超过台。由于多种客观因素,科室发展较为缓慢,手术量及接诊的病种较单一,3、4级手术较少。

近年来,在医院领导的重视及医疗团队努力下,有了显著的改观,在开展常规手术的情况,对难度较大的血管重建、人工血管移植、动脉转流,血管损伤等手术相应开展。现成为开展难度较大的肿瘤手术不可或缺的支撑专业,医院多学科诊疗协作组之一,多次协助其它外科专业完成术中出现血管损伤,血管被肿瘤侵犯行人工血管置换,术后出现腹壁缺损需要腹壁重建的手术。

01

目前已开展手术

1、腹壁疾病:腹股沟疝、腹壁疝等复杂疝及复发疝的腹腔镜修补手术和开放手术,腹壁良恶性切除后腹壁缺损重建。

2、血管外科:胸腹主动脉病变(动脉瘤、夹层)的介入和开放手术、下肢动脉缺血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动脉栓塞、脉管炎)、肠缺血相关性疾病(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闭塞、静脉血栓)、深静脉静脉血栓取栓及旁路手术、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及手术治疗、颈动脉体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中转流,原发性颈静脉扩张症成形手术、四肢动脉瘤切除及血管重建、复杂肿瘤侵犯累及大血管的手术、其他各种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如动静脉瘘、血管瘤、血管损伤、内脏动脉瘤等。

目前全面开展了血管、腹壁外科常规及3、4级手术。积极探索与开拓,全身心的为患者健康服务,是科室不懈的追求,着重治疗和研究血管重建后近期功能,远期并发症的管理,医院多学科诊疗协作组成员之一,疗效达省内先进水平。多次在省内学术交流会议中发表参会论文及疑难病例分享。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均有医生坐诊,上午08:00—12:00,下午13:00—17:00.

爱生命·爱健康

信息来源:小儿外科梅海

编辑:陈霞

审校:李雯宾

您提问

我回答

互动方式

如果您有健康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可以

“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2#
直径≤3mm的颅内动脉瘤称颅内微小动脉瘤,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直径≤3mm的颅内动脉瘤被诊断。与此同时,血管内栓塞因其疗效可靠、创伤相对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其中即包括部分直径小于3mm的微小动脉瘤。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治疗:1.开颅手术治疗:许多微小动脉瘤是在其他症状性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偶然发现的“附加”动脉瘤,这些动脉瘤通常瘤壁很薄,部分瘤颈较宽,甚至呈“扁平形”,夹闭手术术中破裂以及术后载瘤动脉狭窄的风险高,以往多采用双极电凝动脉瘤壁或应用肌肉、筋膜等进行包裹手术治疗,长期随访显示其动脉瘤再生长及再出血率较低。2.血管内治疗:微小动脉瘤的体积小、瘤壁薄,以往的弹簧圈体积较大,不能很好的在动脉瘤内盘绕,术中穿破动脉瘤壁的风险高;因此,微小动脉瘤尤其是破裂微小动脉瘤,曾被认为是弹簧圈栓塞治疗的相对禁忌证。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理念、操作技术的提高以及弹簧圈、微导管等材料的改进,栓塞治疗微小动脉瘤的报道逐渐增加。

鉴于微小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风险高,术前尽量选择窄颈(瘤颈/瘤体≤2/3)的动脉瘤,术中应将微导管放置在动脉瘤中心(而不是靠近瘤颈处)以防止其从动脉瘤中脱出,此过程应尽可能轻柔,避免损伤动脉瘤壁,并尽可能选择软或超软的弹簧圈以提高栓塞程度。治疗经验为:(1)采用多角度投照DSA,最好是三维旋转血管造影,选择合适的治疗工作角度,尽可能清楚的显示动脉瘤尤其是瘤颈与载瘤动脉的解剖关系;(2)根据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情况对微导管头端进行塑形,在放大路图下轻柔、谨慎插管;3)术中应选择大小和长度合适的弹簧圈,通常填入1枚弹簧圈即可,不强求完全栓塞,有时弹簧圈偏长,可剪断一部分;(4)栓塞结束回撤微导管时小心勿将弹簧圈带出,可先插入微导丝再回撤微导管;(5)必要时可辅以支架或球囊进行栓塞;(6)当弹簧圈不能稳定放入动脉瘤内时,应果断终止栓塞,或在载瘤动脉内放入支架,或建议改为手术治疗。

除弹簧圈栓塞外,还可应用覆膜支架、密网支架、支架内套叠支架和液体栓塞剂治疗微小动脉瘤。近期,新型血流转向装置即低孔率支架的出现给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年9月6日,我院神经外一科完成一例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介入治疗。皖北总院16楼:神经外一科医生办公室??:护士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