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颅内动脉狭窄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范畴,治疗常需要手术结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围手术期最担心发生脑缺血及脑梗塞;而颅内动脉瘤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范畴,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是最大的风险。如果患者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治疗常常非常棘手,因为动脉狭窄需要抗血小板药物“活血”,抗血小板治疗又担心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出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用药及手术常常很矛盾。近日,杨新医院治疗一例此类患者,跟大家分享讨论:
病例
患者,女,71岁,主因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三个半月就诊。
现病史:患者三个半月前突发左上肢抬举无力,伴麻木,外院就诊提示脑梗死,住院期间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治疗,1月来间断仍有左肢无力发作。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
既往史:高血压,冠心病,青光眼史。
入院头MRI提示右侧半卵圆中心点状DWI高信号。外院头CTP提示右侧额颞顶叶大片状低灌注表现:
术前TCCD:
术前右侧颈总动脉造影:
放大后,斜位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经测量狭窄长度约3mm,狭窄率约95%),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变更角度再看,动脉瘤明确:对侧前交通未开放:同侧后交通未开放:
手
术
决
策
干预RMCA的手术指征/p>
1.症状性ICAS:患者三个半月前RMCA为罪犯血管,患者脑梗死诊断明确;
2.CTP右侧半球低灌注表现;
3.药物治疗无效:三个半月前发生脑梗死,一月前再次发生脑梗死
4.患者影像学存在低灌注梗死表现。
干预动脉瘤的指征/p>
动脉瘤有子瘤,形态不规则,破裂风险高。
综上,症状性ICAS和颅内动脉瘤介入干预指征明确。但同时颅内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瘤,是否同期治疗?经过杨新健主任组织科室进行多次术前讨论,制订了2个手术预案:
策略一,鉴于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和后交通动脉瘤两个病变距离近,如果狭窄预扩后残余狭窄明显,争取一个长支架同时覆盖狭窄处及动脉瘤颈;
策略二,如果球囊扩张后如果前向血流能维持,无夹层等,即刻收手处理动脉瘤。
术者:杨新健、范承哲、王力锋
手术开始,我们使用了柔顺性和支撑性相对较好的CodmanEnvoyDA导管,经泥鳅导丝导入RICAC2段,撤出泥鳅导丝,经TranscendFloppy导丝携带Gateway2.0*9mm球囊,至RMCA狭窄处,缓慢加压扩张,至6atm。
撤出球囊即刻及10分钟后造影,狭窄明显改善,残余狭窄30%。患者前向血流好,局部未见明显夹层,与术前预案策略二吻合。
于是再去栓塞动脉瘤:
接着,就是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常规操作/p>
Synchro-14导丝导入ProwlerSelectPLUS-10微导管于RMCAM1近段(红),Synchro导丝携EChelon-10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腔内(绿)
撤出Synchron导丝,导入CodmanEnterprise2,4.0*23支架并释放,随后填入弹簧圈。
填入四枚弹簧圈:
术后:
讨论
1.尽管患者RMCA狭窄单纯球囊扩张后,狭窄改善明显,但仍需严格随访,动态观察是否出现再狭窄,嘱患者规律服药;
2.责任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瘤,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和动脉瘤干预指征明确,须术前服用双抗准备,术后根据血栓弹力图等结果调整用药;
3.同时合并颅内动脉狭窄和动脉瘤的患者,手术指征虽明确,但同期干预存在争议,欢迎探讨。
版权信息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