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信建投万物互联全景解析 [复制链接]

1#

目前,随着技术不断的演进,物联网的气息越来越浓烈,尤其是5G通信网的展开,万物互联的时代离我们愈发的亲近。前不久,由联动原素联合上海物联网公司以及中国移动成功举办了5G-IoT物联网开发者大会,并与物联网圈内人公共见证了5G物联网试验网启动仪式。据中信建投预计,未来5G基站将是4G的2倍,约为万站,其中宏基站万,小基站万,中国运营商5G建网主体投资可能将达到1.23万亿元,较4G投资增长68%,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预计我国年将正式开启5G建设,年起大规模建设。

作为5G网络最大的受益者物联网,一方面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另一方面物联网将用户端之间的连接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即物联网是通信网与互联网的延伸!

芯片是物联网的“大脑”

低功耗、高可靠性的半导体芯片是物联网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

物联网芯片既包括集成在传感器/通信模组中的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定位芯片等,也包括嵌入在终端中的系统级芯片——嵌入式微处理器(MCU/SoC片上系统等)。

目前,我国的芯片设计水平相对偏弱,但封测具有规模优势。预计我国物联网芯片市场将实现较快增长,年达亿元,较年增长%。

传感器是物联网的“五官”

传感器是用于采集各类信息(如压力、温度、流量、位置等)并转换为特定信号的器件,广义上包括敏感元器件、RFID、定位、摄像头、测量表计等;

目前,全球传感器市场主要由海外公司主导,如TI、ST、博世、飞思卡尔等,我国传感器企业与海外仍有较大差距国内约70%的份额被外资企业占据;

预计年我国物联网传感器市场将达亿元,较年增长%。

北斗芯片及其传感设备有望成结构性亮点

定位已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公车调度、物流追踪、共享单车、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等物联网应用场景都需要跟踪位置信息;

目前,我国的定位市场被美国GPS占据,北斗在移动智能终端中的渗透率仅25%,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可能加快推出,北斗系统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法律地位有望确立,北斗将随物联网发展实现爆发。

通信模组是物联网的“联网器件”

通信模组是将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块线路板上,并提供标准接口的功能模块,各类终端借助通信模组可以实现通信功能;

通信模组包括蜂窝通信模组(2/3/4/5G/NB-IoT等)和非蜂窝通信模组(WiFi/蓝牙/LoRa等)蜂窝通信模组年出货量正由千万级提升至亿级。

通信模组出货明显放量,蜂窝模组爆发

目前,国外企业主导无线模组市场,综合ABI和Yole数据,目前全球无线模组市场主要被海外企业掌控,包括Telit(意大利)、SierraWireless(加拿大)、Gemalto(荷兰)、U-Blox(瑞士)等,四家累计份额超过65%。国内SIMCom和移远通信也是蜂窝通信模组领先厂商,前者年份额列全球第一、后者列全球第五。

国内企业群雄逐鹿,加速赶超,国内无线通信模组厂商除SIMCom和移远通信外,还有杭州古北、广和通、上海庆科、龙尚科技、有方科技、中兴物联、中移物联网公司等。

通信网络是物联网的“通道”,物联网连接网络包括蜂窝通信网和非蜂窝通信网,前者包括2/3/4/5G、NB-IoT、eMTC,后者包括WiFi、蓝牙、ZigBee、LoRa、SigFox、电力载波等。

蜂窝物联网由电信运营商建设,适用于移动状态下需随时随地联网,或固定状态下不便布设非蜂窝网的物联网场景,该类物联网终端需要使用SIM卡/eSIM卡;

目前,物联网连接数中,蜂窝物联网占比约10%左右,其中存量以2G为主,但4G占比正快速提升;非蜂窝物联网占比约90%左右,其中存量以WiFi连接为主。

运营商加快推进NB-IoT/eMTC网络建设,NB-IoT和eMTC工作在授权频段上,属于蜂窝物联网,不易受到信号干扰、安全性较高,一般由电信运营商建设;LoRa和SigFox工作在非授权频段上,一般由第三方企业部署,部分电信运营商也会建设,如韩国SK建设LoRa;

全球来看,在电信运营商、设备商的大力推动下,NB-IoT和eMTC已成为物联网的主流技术,虽各有优劣,但部署进度都很快,我国布局更是全球领先。

平台是物联网的“管控营基础”,物联网平台作为设备汇聚、应用开发、数据分析的重要承载,向上为应用开发、系统集成提供PaaS服务,向下对终端进行“管、控、营”,包括“连接管理平台(CMP)、设备管理平台(DMP)和应用开发/使能平台(AEP)”。

CMP主要用于电信运营商物联网用户管理,目前已可以通过分成较好地盈利;

DMP和AEP仍处于布局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大。DMP和AEP既可以是两个平台,也可以是一个平台的两个功能模块,提供方包括互联网企业、终端商、运营商等。

CMP/DMP已具备一定规模AEP待爆发,连接管理平台(CMP)和设备管理平台(DMP)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年销售收入将分别达16.09亿元和7.32亿元,分别增长39%和49%;应用开发平台(AEP)目前仍处于布局阶段,预计年起发展将明显提速,到年,AEP平台销售收入约为68亿元,是年的多倍。

操作系统是物联网“动脉”

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是管理和控制物联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类似智能手机的IOS、Android,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其它应用软件都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正常运行。

目前,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主要是IT巨头,如谷歌、微软、苹果、华为、阿里等。如谷歌的Brillo、微软的Windows10ForIoT、华为的LiteOS等。

智能硬件是物联网的“终端承载”

智能硬件是集成了传感器和通信功能,可接入互联网并实现特定功能或服务的设备,广义还包括智能控制器、智能表计设备(水表、燃气表)等;

按照面向的购买客户来划分,智能硬件可以分为ToB类和ToC类:

ToB类:B端付费,如车载前装T-BOX、无线POS机、智能控制器、智能水表等;

ToC类:C端付费的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载后装设备等。

智能控制器是智能硬件的核心器件,最先受益

智能控制器是一种集成了MCU或DSP芯片,并辅以外围模拟及数字电子线路,置入相应计算机软件程序的电子器件,是硬件智能化的关键部件;

智能控制器的下游客户多为家用电器、智能家居等企业,而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推动智能家居走向普及,促进智能控制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智能控制器走向制造专业化(家电企业外包+市场集中度提高)、高附加值化(技术含量提高+应用场景丰富),并具备了“入口”优势(跨终端+跨平台)。

集成应用是物联网的“落地”

集成应用指系统集成、应用开发及增值服务,是物联网的部署和落地。

物联网集成应用服务一般面向大型客户或垂直行业,如政府的智慧城市、水务公司的智慧水务、工业物联网、智慧医疗等。系统集成商可以帮助客户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及安全等问题,确保客户得到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集成商须熟悉相关行业,跨行业较难,因此不同行业的集成商各有生存空间。

一张图解物联网产业链及部分供应商

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三大驱动因素

巨头推动,物联网云管端生态走向成熟

云:互联网公司积极布局,完善平台、应用、系统等。

谷歌:提出ProjectIoT计划,年发布Brillo物联网底层操作系统;

微软:发布物联网套件AzureIoTSuite,协助企业简化物联网云端应用部署;

阿里巴巴:年发布物联网战略,集合旗下阿里云、阿里智能、YunOS,联合打造面向物联网的服务平台,年联合庆科发布物联网操作系统MICO;

华为:发布“1+2+1”物联网战略,推出操作系统LiteOS和NB-IoT解决方案。

巨头推动,物联网云管端生态走向成熟

中国移动

一是基于现有2/3/4G网络大力发展物联网;

二是推动蜂窝物联网试验及商用,目前已在杭州、上海、广州、福州4个城市开展NB-IoT及eMTC规模试验,后续将在多个重点城市商用,并力争于年底实现全网规模商用,目前江西移动已在鹰潭部署了覆盖全域的NB-IoT网络;

三是自建CMP平台和AEP平台(OneNet)

净增物联网连接数1亿,累计到达2亿

中国电信

一是年建成物联网专网,并重点依托4G网络发展物联网业务;

二是已建设成约15万个NB-IoT基站,力求年建成第一张覆盖全国的NB-IoT网络,并于年下半年商用;

三是年将投入3亿元补贴物联网模块,拉动产业链整体发展

净增物联网连接数0.25亿,累计到达0.4亿

中国联通

一是引入Jasper平台拓展物联网;

二是成立窄带物联网联合开放实验室(上海),建设NB-IoT和eMTC网络,推动年NB-IoT在重点城市商用;

三是联合华为打造公共事业服务平台,为表具终端厂商、水电气运营企业提供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净增物联网连接数0.2亿,累计到达0.75亿

巨头推动,物联网云管端生态走向成熟

物联网的发展路径具有三大特点

特点一:先联网后增值,即连接数快速增长,增值服务之后崛起;

特点二:各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将“成波次、接力式”推进,率先突破的可能是车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能源、交通、安防等)、工业物联网;

特点三:某一垂直行业,物联网的推进过程将是“由浅入深”。

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年将达到40亿

新的时代马上来临,广域覆盖、海量连接、低功耗的5G、NB-IoT将成为物联网的“爆款”,助力物联网全面展开。

联动原素研究了目前个(持续更新)物联网平台数据,将继续为大家带来数据资讯,让大家在万物互联的道路上不“迷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