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http://www.bdfyy999.com/m/ 编者按
医院始建于年(清道光24年)。在年的漫漫岁月长河中,她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幻、亲历了上海的兴盛繁荣、引领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她始终充满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不断地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一代代仁济人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攻坚克难,创造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和“唯一”,为中国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在此,就为大家讲述年发展历程中的仁济故事。
医院与血吸虫病防治攻坚战
年8月29日,上海正式宣布全面消灭血吸虫病。同年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庆功表彰大会。包括医院黄铭新、兰锡纯、江绍基、邝耀麟等医生在内的大批医务工作者、科技人员均因在血吸虫病防治(简称“血防”)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记大功。
历时30多年的上海“血防”工作,不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防疫、抗灾史,更是广大上海医护工作者不断钻研,开拓创新的过程。这其中,医院医护人员承担大量临床和科研工作,为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重要基础,立下汗马功劳。
“瘟神”肆虐,众志成城赴疫区
“东邻白发叹凄凉,西舍儿童失爹娘;田荒地白空房闲,全村片片哭声嚷。”这首一度传唱于上海西郊青浦县钱盛乡任屯村的悲歌,描述的是建国初期当地血吸虫病疫情的凄惨情景。
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在上海的10个郊县中,9个有血吸虫病流行,涉及个镇,个生产大队。青浦县是这9个郊县中疫情流行最严重的一个,同时还是全国10个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县之一。以任屯村为例,在20年中,全村人口由户、人锐减至户、人。其中户全家人死绝,28户人家只剩一人。一户鲁姓农民家中,从年至新中国成立,短短两年间家中先后增添13张灵台。全村多个青壮年挑不出一个壮劳力。
由于血吸虫病灾害波及范围极广,受灾人数众多,引起中央人民政府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主席毛泽东在接见上海流行病学专家时,详细询问上海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获悉灾情后,立即指示采取积极防控措施,全力以赴尽快控制和消灭疫情。
年,上海有关医学院及医药卫生、科研单位专业人员组成上海市防治血吸虫病科学研究委员会,下设预防、临床、中医药、药物和兽医五个研究小组。任务是定期研究、制定上海“血防”科研工作规划,协调研究单位开展预防、诊断、治疗、新药合成以及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研究,并提供更有效的“血防”措施。2月27日,共有54个血吸虫病治疗小队参加上海市“血防”动员大会,并成立治疗大队和5个中队,由市卫生局副局长李穆生担任大队长,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医院黄铭新、医院副院长唐光福担任副大队长。全体血防人员在三天内全部入驻郊区和水上区,针对当地农民和水上船民开展大规模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当全国开展大范围消灭血吸虫病的工作后,大批“血防”医疗队长期活跃于村舍、田间。医院的医生护士曾先后参加昆山、青浦、奉贤等郊县的“血防”工作。其中在青浦县,自年第一批医务人员组成的卫生工作队进驻,30多年中总共有多人次医务人员陆续来到该县帮助查螺灭螺、查病治病,而医院的医生护士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队伍。
当时的治疗点和病房常常是租用学校、民宅之类的空余房间,没有正式的病床,病人往往是打着地铺。一个治疗小队由四个医生、一个化验员、五个护士和三个工友组成。一个医生通常要负责几十个病人。医院里一样,医生早上7点30分查病房,9点左右注射锑剂。病员三餐是由家属送来的,病员的床是从家里搬来的门板搭成的。医生工作期间无休,等病员的疗程20天结束后休息三天。
建国初期,血吸虫病疫情在上海郊区和江浙一带肆虐。年9月1日,江绍基(二排右二)赴青浦县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他与黄铭新等共同解决了锑剂治疗血吸虫病引发阿-斯综合征的难题,为血防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著书立说,妙手挥刀斩“小虫”
“银海”深陷“玉楼”高,“痞傀”“大包”“童子痨”。纵然是落在扁鹊手,难治疗。短程锑剂加上华佗刀。侏儒再长腹平消,健康恢复逞英豪……这首诗出自医院血防大队陆正伟医生之手。诗的开头两句分别描写大量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恶液质、大腹水、侏儒症的痛苦状况。在20世纪50年代的上海郊县,这样的情况十分普遍。
医院黄铭新自年起任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临床组组长。年起,黄铭新、江绍基等就作为血防指导专家每周都工作在郊区血防第一线。在黄铭新、江绍基医生家里,常常半夜中会响起来自上海郊县的求救电话。年的某个半夜,黄铭新突然接到青浦县一个紧急长途电话,要求派人抢救一个阿-斯综合症患者,值班医生向黄铭新汇报情况。虽已是半夜,他还是立即赶赴现场参与指导,直至患者脱离危险才回家。
在疫区,黄铭新、江绍基等医务人员发现很多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发育不全。在进一步实地调查后,他们在实验室重点研究探讨该病的机理,证明这种侏儒症是因为血吸虫病影响垂体前叶功能导致的。而经过治疗,这些患者大多能重新生长发育,并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最后,他们提出血吸虫病性侏儒症这一疾病的概念并阐明其机理。在他们的倡议下,对这些患者进行优先治疗,很多侏儒症患者由此重新发育生长,获得劳动能力。
在实践中,黄铭新、江绍基、潘孺荪等总结并提出急性血吸虫病综合征的标准。江绍基还率先采用乙结肠镜观察和研究血吸虫病的结肠病变,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方法。
为更科学、更全面的介绍血吸虫病的治疗知识,也为把临床研究成果更好地与全国的医疗界分享,黄铭新、潘孺荪、江绍基等通过大量的疫区实地走访调查以及临床经验总结,在年7月编写《血吸虫及血吸虫病》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从“血吸虫的种族发展史”、“血吸虫的形态和生活史”、“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及疾病过程”、“血吸虫病的危害和对生长、生育的影响”、“血吸虫病的并发症”、“血吸虫病的加杂症、诊断、治疗”和“流行病学及综合性防治原则”等十个章节较为系统地介绍血吸虫病防治知识,内容详实,并且所有病例均为中国医学实践中的具体材料,极富使用价值,是中国学者应用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全面介绍有关血吸虫病诊治知识的第一本参考书。
对于那些尚处早中期的血吸虫病患者,锑剂治疗确实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对于那些已处疾病晚期、伴有诸多并发症的患者来说,锑剂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仅青浦县,当时血吸虫病确诊患者为15万,其中晚期病人超过例,而全市血吸虫病总计感染人数为75万多人,其中晚期病例由此看来数量巨大。当时,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很多血吸虫肝硬化晚期患者或因大量腹水感染、肝功能衰竭死亡,或因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大出血死亡,死亡率很高。在昆山,有一个叫严阿虎的病人因肝硬化失代偿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生命垂危,医院邝耀麟、姚培炎等6名医护人员先后献血毫升才挽救其生命。
对此,医院内、外科都进行大量的临床研究以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通过对大量病例的细致观察研究,他们提出晚期血吸虫肝硬化与一般肝硬化的不同点。开展的相关病理生理研究包括,雌激素、血小板减少的病因(骨髓观察和同位素观察其破坏场所),如小肠吸收不良等;同时还作肝静脉测压,观察其动力学变化,并与肝硬化进行比较。这些研究在当时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他们对血吸虫晚期腹水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研究。医院以建立专科病床为中心,同时又在现场(青浦、昆山两县)建立试点区,实行点面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晚期腹水。
而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其主要任务集中于对血吸虫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症的治疗上。鉴于很多患者因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如何通过手术方法降低门脉压力、减少出血并发症成为所有外科医生面临的首要课题。
尽管医院兰锡纯在年就已经在国内首创脾肾静脉温和术治疗血吸虫肝硬化门脉高压,这种手术方式一改以往在脾脏切除后将脾动脉、脾静脉结扎掉的方法,而是将压力相对较高的脾静脉与压力相对较低的深静脉吻合,不仅有效缓解门静脉高压状态,而且大大降低门高压再出血率,这种经典的手术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这种手术方法在实施时较为复杂,更关键的是当时费用较高(大约元左右)。于是,兰锡纯等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找一种更加优化的手术方法来挽救更多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年,兰医院实施首例脾脏切除后大网膜固定术获成功。之后,他便开始亲自下乡对手术进行统筹安排,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导。考虑到当地患者的经济状况,兰锡纯充分利用患者术中的脾血,从而减少输血,最终减少患者手术费用。当时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采用这种方法的患者,治疗平均费用降低至57.38元。经过短短三个月的培训,已经使青浦当地卫生干部掌握此项技术,并在此之后又辗转昆山开展同样的工作。
年10月,由江绍基、徐家裕主编的《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一书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针对晚期血吸虫病的定义、临床类型和治疗原则,特别是关于锑剂治疗、中医治疗和外科治疗作全面的阐述。其中,兰锡纯总结两年的切脾手术情况,例手术无一死亡,并且部分患者恢复劳动能力。
图为黄铭新教授与萧树东教授在为血吸虫病患者做检查
不懈钻研,救命“心药”破瓶颈
在20世纪50、60年代,锑剂是唯一能够有效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50年代初,疗程长、进度慢的酒石酸锑钾20天疗法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后经研究调整,改为口服三天疗法。但是,—年近30年中,锑剂依然是主要治疗药物,仅青浦县就开展约40万例次的锑剂治疗。
在大规模治疗中,医生们经常能够发现一些猝死病例。这在国外的教科书中并无明确记载,国内医学专家对此也并无认识。后经过中国学者的反复研究,逐渐明确这是由于锑剂中毒诱发的心室纤颤,最终导致阿-斯综合征直至患者死亡。接连不断的猝死病例引起广大“血防”医务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