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最新研究:疫苗混打选莫德纳免疫反应佳
英国牛津大学在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项重要的新冠疫苗混打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在第一剂接种阿斯利康(AstraZeneca,简称AZ)或辉瑞-BNT新冠疫苗九周后,第二剂混打莫德纳(Moderna)的疫苗,可以得到较佳的免疫反应。研究者表示,第二剂打莫德纳比两剂都打AZ产生的免疫反应更高。研究结果对目前仍在施打第一剂和第二剂阶段的中低收入国家很有价值,这些国家若遇到疫苗供应不稳定时,可以放心混打,不必等待相同疫苗供应而能加快接种进度。
过敏、湿疹等疾病或能大幅降低患新冠肺炎风险
近日,发表在呼吸系统研究领域顶级期刊《Thorax》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领导的34人大型研究团队对英国成年人群的调查发现,年龄较大、男性或有基础病的人并不会增加感染新冠的风险;而患有花粉热、湿疹和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的风险会大幅降低。该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家庭过度拥挤和家庭间社交等因素,与患新冠肺炎高风险独立相关。研究人员发现,由过敏原引发的特应性疾病,与新冠肺炎感染风险降低独立相关,与没有特性应疾病或哮喘的人相比,患有湿疹、花粉热和过敏性鼻炎人,感染风险降低了23%。在同时患有特应性疾病和哮喘的人中,新冠感染风险进一步降低至38%。
“伟哥”或为阿尔茨海默病候选药
一项新研究发现,处方药西地那非(俗称“伟哥”,治疗肺动脉高压和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显著降低有关。研究结果提示,西地那非老药新用或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选项。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衰老》。该研究并未证明服用特定药物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仍需开展针对男女性别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确定西地那非的效力。
每天喝ml含糖饮料,患癌率增加18%
法国第十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顶级医学期刊"BMJ"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显示,每天饮用ml含糖饮料会导致患癌整体概率增加18%,患乳腺癌概率增加23%,含糖饮料的摄入与总体患癌风险呈正相关,果汁也不例外。该研究发现,每天饮用ml含糖饮料会导致患癌整体概率增加18%,患乳腺癌概率增加23%,即使纯果汁也会产生同样影响。
研究揭示了痒觉感知的分子机制
医学部孙金鹏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高宁教授联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该研究中,研究团队先是对痒觉受体MRGPRX2对多肽和过敏性药物的感知药理学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为进一步揭示其识别机制,团队利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不同配体作用下痒觉受体MRGPRX2与Gi蛋白三聚体复合物的结构,发现了痒觉受体非常独特的配体识别口袋;并结合生化和细胞实验揭示了痒觉受体识别不同配体的通用机制,发现了痒觉受体特有的激活方式,该研究系统的揭示了痒觉感知的分子机制,为靶向痒觉受体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及结构基础。
我国科学家开发高效基因组序列分析工具
人类的疾病易感性和生理特征等常见性状的差异,往往由DNA序列变化造成,这些DNA片段缺失、增加、异位等变化被统称为遗传变异。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是通过比对大量人群的遗传信息,利用统计学检测遗传变异和性状之间关联性的方法。西湖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可用于百万级生物样本库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分析工具,相关成果在《NatureGenetics》发表。此项成果不仅为超大型生物样本库关联分析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为揭示人类复杂疾病遗传奥秘带来了新希望。
我国科学家发现可强效清除衰老细胞的天然有效成分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孙宇研究组在NatureMetabolism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表示,有效成分原花青素家族成员C1(PCC1)是高度具有医学转化价值的新一代抗衰老药物。在研究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筛选了一组天然产物的药物库,发现包含多种酚类的混合物的葡萄籽提取物,能够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通过HPLC-QTOF-MS分析,研究人员发现,PCC1是介导葡萄籽提取物发挥选择性清除衰老细胞作用的主要物质。将PCC1间歇性给药于辐射过的、植入衰老细胞的或自然衰老的小鼠,可减轻其身体机能障碍并延长生存期。
上夜班的工人若只在白天进食,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近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医院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发现,倒班工人夜间进食会增加血糖水平,而只在白天(早7点至晚7点)进食或可阻止目前与夜间工作有关的高血糖水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进展》。研究作者表示,新发现表明,上夜班的人可以通过只在白天吃东西来避免对血糖控制造成的伤害。这可能会督促旨在改善倒班工人健康的新的行为干预措施。虽然通宵工作且不吃饭可能会让人不愉快,但吃少量的并避免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会有助于心情调节,又不会让血糖明显升高。
我国科学家设计新方法,可提升锌电池的性能
天津大学的翁哲、杨全红和合作者设计出一种新的电池,可提高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研究结果显示出开发兼具安全性、高性能和可持续性的实用锌离子电池的可行性,凸显出这种电池取代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中使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的潜力,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了一种由水合锌盐构成的新的电解液,其内部的少量水在克服与水系锌离子电池相关的安全性和技术性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不易燃。研究者表示,将来有望在这一贡献的基础上制造并使用可靠、可负担的电池,推动人类社会向可持续未来的转型。
科学家利用星震学探测白矮星内部化学轮廓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团组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付建宁合作,在恒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碳/氧白矮星内核的化学组成轮廓对其脉动周期的影响。研究利用星震学方法,探测一颗DA型脉动白矮星HS+B内核的碳/氧元素轮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该研究确定的最优模型得到了与先前的研究相符合的基本恒星参数,并使模型计算的脉动周期与观测值的匹配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同时,研究还发现HS+B内核具有更高的氧丰度,根据碳/氧核的化学轮廓推断出其前身星演化阶段的中心核对流超射区更小。
科研人员利用仿生分级多孔膜实现高效海水提铀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在该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学中心江雷院士的指导下,闻利平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固有微孔聚合物的仿生分级多孔吸附膜,可以实现从海水中高效提铀,这一微结构设计方案可以同时推广到一大类微孔聚合物吸附剂设计中,实现核能原料的可持续提供。相关成果于近期发表在《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研究表明该分级多孔膜可以将吸附容量提升至原来的20倍。此外,该膜也在天然海水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吸附测试,结果显示其吸附容量达到了9.03mg/g,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育部公布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名单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