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织密合作网架起连心桥 [复制链接]

1#
怎么样才能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6159813.html

“习近平主席的寄语让我深感使命重大!”回忆起1月17日,读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交通大学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的复信时的情形,正在该校土木工程专业读研一的肯尼亚留学生卡里乌激动地说。

卡里乌正是参与写信的留学生之一。谈起未来的打算,他说:“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为中肯两国的合作与发展贡献新力量。”

在北京交通大学,像卡里乌这样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留学生还有很多。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该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订单式”培养交通建设、运营及管理人才,已为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了1万余名各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专门人才,并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壮丽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教育为媒,搭建国际合作“新舞台”

年,卡里乌来到北京交通大学攻读本科。年毕业后,他回到肯尼亚,进入蒙内铁路从事铁路运营维护工作——这条铁路不仅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也是中国帮助肯尼亚建成的近百年来第一条现代化铁路。

年,卡里乌选择回到母校继续深造。如今的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铁路专家。

卡里乌的经历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少交通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缩影。年以来,北京交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瞄准国家及行业“走出去”重点地域和项目需求,不断拓展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建立起涵盖本硕博学历教育及涉外培训、短期交流等全链条的国际教育体系。

高素质的行业人才,离不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精耕细作。年以来,教育合作与行业发展双向赋能,在“一带一路”上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新态势。近年来,为提升国际学生培养精度,北京交通大学与蒙古、俄罗斯、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开展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拓展具有行业特色的联合培养和双学位项目,“量体裁衣”式为相关国家培养铁路行业高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学校特色和优势行业的影响力。

“当前,北京交通大学已成为世界交通人才的重要留学目的地。中泰铁路、蒙内铁路、雅万高铁……学校培养的国际学生活跃在‘一带一路’各个角落。他们是一粒粒种子、一座座桥梁、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展现着中国教育的国际担当。”该校党委书记王稼琼欣慰地说。

质量为基,打造人才培养“金招牌”

“在中国的学习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巨大影响,每一门课程都让我增长了专业技能,帮助我们国家解决了很多城乡规划难题。”不久前,北京交通大学收到了委内瑞拉籍毕业生安左拉写的感谢信。

安左拉是该校城乡规划专业硕士班毕业生。年以来,该校与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合作,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等援外培训。目前,来华获得城乡规划硕士学位的留学生,超过40%毕业于该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回国后成为本国规划行业骨干。

安左拉的经历,只是该校持续提升国际教育培养质量的生动注脚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下,该校来华留学生规模迅速增长,教育的结构和层次也在不断优化。

“人才培养是衡量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北京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姚恩建介绍,学校深耕10年,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形成了一支教学特色鲜明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全英文课程体系,填补了我国教材领域多项空白。

“培养国际人才,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因材施教。”姚恩建感慨地说,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短期内很难将认识拉齐。为此,学院对症下药,结合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特色培养模式,为海外学生提供定制化专业培养方案。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备课,想尽办法将中国的工程经验和智慧讲深讲透。

年以来,学校制定了“基础扎实、专业精深、思维创新、国际视野”的来华留学生培养目标,创新推动政企校三元融合,精准发力共建来华留学生产教创新培养模式。

创新引领,畅通交通出海“大动脉”

年10月17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的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东南亚首条时速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向海外。当地人形象地用高铁疾驰而过的呼啸声“Whoosh”命名这条铁路。

高铁跑出“Whoosh”声,离不开北交大一支科研团队的深入研究和技术支持。年9月至年1月,北交大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外企业及院校,共同开展了名为“面向印尼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网络理论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

“河流横跨眼前,脱了鞋子蹚过去;梯田布满荆棘,晾干脚再穿上鞋。师生们利用自主研发的无线信道模拟器和射线追踪设备,不断发射、追踪电磁波射线,重构高铁沿线环境,终于建立了一个适合当地的信道模型。”该项目负责人、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自豪地介绍,经过近5年不懈努力,“中国大脑”最终破解了雅万高铁专用移动通信研究难题。

从雅万高铁列车运行图编制系统开发,到中欧班列国际联运大数据智能分析……近年来,北交大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领域优势学科特色,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从立柱架梁到班列飞驰,再到联通万里,累计完成相关科研任务70余项。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年,由北交大牵头成立的丝路轨道交通研究基地,成为第一家由我国主导,俄罗斯、法国等国参与的轨道交通运输领域国际科技组织。

“基地成立前,我们发现,尽管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第一,但是相关国际组织由中国主导的几乎没有。”该校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李得伟表示,基地的成立就是要让中国的铁路标准与技术走向国际,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发挥作用。

“教育对外开放实现了互利共赢。”在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余祖俊构想的图景中,学校从“一带一路”里寻找答案,一张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核心的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合作网络越织越密。

《中国教育报》年03月27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张滢特约通讯员张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