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支架取栓装置捕获术中脱失的介入材料病例和 [复制链接]

1#

介入治疗中因种种原因偶尔会发生介入材料的移位、折断或者意外释放并可能随动脉走形向下游方向游移,与外周血管相比,材料的意外释放及移位后的风险更高并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致残甚至致死,总体报道显示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6%不等。因此尽可能的将术中意外脱落的介入材料取出是首选应对策略。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颅脑血管系统有着相对特殊的解剖结构,常常伴有局部结构的血管扭曲、较大成角以及管径变化,根据脑血管的解剖特点相应的介入治疗材料品类也比较繁多。介入治疗中因种种原因偶尔会发生介入材料的移位、折断或者意外释放并可能随动脉走形向下游方向游移,与外周血管相比,材料的意外释放及移位后的风险更高并有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致残甚至致死,总体报道显示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6%不等。因此尽可能的将术中意外脱落的介入材料取出是首选应对策略,而使用取栓治疗对意外脱失的介入材料进行拖取并回收是目前公认的较为合理的方法,近日澳大利亚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的KevinZZhou教授总结了该中心7例介入治疗中材料意外脱失病例及其相应处理方案,其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WorldNeurosurgery》杂志上。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7例发生了术中材料脱失(总体发生率2.8%)。7例患者术中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见列表1。

表1.病例信息列表

图1.典型病例介绍:该病例为前交通动脉瘤,拟行择期介入手术治疗(a),术中弹簧圈意外脱失并游移到对侧A2段(b),采用取栓操作将Rebar18微导管通过弹簧圈嵌顿处后经Rebar18导入Catch+Mini取栓支架并套嵌弹簧圈(c),轻推微导管同时回撤取栓支架形成对逃逸弹簧圈的钳夹(d),然后开始回撤取出弹簧圈(e),随后逃逸的弹簧圈北成功取出(f)

图2.术中弹簧圈脱失后利用取栓支架抓取弹簧圈过程的示意图

研究结论及讨论

目前,对颅脑血管介入治疗术中因材料的意外脱失、折断或移位而导致其前端在颅内血管远端的情况上没有统一的处理意见或方案。首先,与外周血管相比,颅内血管对于缺血的耐受不如外周血管,短时间的缺血即有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其次颅内血管的管径较小并且没有周围结缔组织的环绕支撑,同时缺乏较为坚实的外膜,操作过程管壁穿破或夹层的风险更高;再者外周血管中可以通过直接切开的方法直接取出意外脱失的材料,但是颅内血管无法进行同样的操作。因为缺少有效的回收器械,因此学界也没有统计的处理方法或者指导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明确几点较为常见的与材料意外脱失(尤其是弹簧圈)相关的危险因素:宽颈动脉瘤、较小的颈体比例、路径迂曲、弹簧圈选取偏小以及靶血管高流量均可以增加材料的脱失风险。

利用取栓支架抓取回收术中意外脱失的介入材料是可行的,可以考虑作为应对介入治疗中材料意外脱失的首选处理策略,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病例研究以取得更广泛的共识。

组稿

张颖影副教授

医院

编译

王浩博士

医院/医院神经外科博士后流动站

审校

李聪慧教授

医院

终审

刘建民教授

上海医院卒中中心

兼神经介入中心主任

支架取栓次数大于3次,脑实质出血风险增加8.24倍弹簧圈硬度与长度对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和弹簧圈分布的影响机械取栓再通失败后补救性支架植入治疗策略——韩国多中心经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