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鱼得水middot第1期看不清的大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外科擅长出血性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治疗与相关研究。陕西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承担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1项;合作参与全*“十一五”*事医学重点课题和国家“十二五”课题各1项,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第1期

医院职工的家属,突发蛛血起病,常规正侧位造影看不到“罪魁祸首”。

常规三维旋转终于看清庐山真面目,右侧A1末端微小宽颈动脉瘤,1.8mm×1.4mm,真的是微微小的动脉瘤啊。工作角度不好闪,勉强找到一个角度,2D造影动脉瘤显影都不是很清楚。手术预案:Echelon10预塑形微导管放到同侧A2备用,拟放置Leobaby2.5×12支架辅助,栓塞微导管选用Headway17(人品爆棚啊,在角落里发现的宝贝)。

微导管塑形两次,最后的塑形针和塑形后微导管影像。

因为同侧A2和动脉瘤都在向下的转弯处又向上翻起,担心微导丝在动脉瘤处划来划去,Echelon10进入同侧A2还费些周折,Headway17二次塑形后顺利进入瘤颈指向瘤体。

首圈1.5×2,成篮尚可(填塞的过程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是减寿型动脉瘤啊),没敢完全推到位,拟用下一个弹簧圈推出去。

第二枚1.0×2弹簧圈,动脉瘤主体已几乎不显影,一样没敢将弹簧圈推到位。

释放Leobaby2.5×12支架,虽然瘤顶部的圈还有些稀疏,但瘤颈处圈已经很致密了,最后用一枚1.0×1弹簧圈将上一个1.0×2弹簧圈推进动脉瘤,最后的造影动脉瘤已不显影。

各角度造影确认动脉瘤栓塞完全,双侧大脑前动脉通畅良好。打完收工!

小结

1.在FD血流导向大行其道的年代,似乎微导管塑形的要求越来越低,但是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特殊角度的动脉瘤,脑血管介入医生的看家本领还是不能丢,在特殊时刻显得尤为重要。

2.微小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对于微导管的要求非常高,降低并发症的诀窍就是“绝不将就”,一定要将微导管顺利送入动脉瘤内并指向良好(目前可用微导管中Headway17的塑形稳定性最好,对于角度刁钻的动脉瘤,有时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3.Leobaby支架在A1、A2等细小血管内的辅助效果比较理想,而且释放导管就用栓塞微导管,到位一般没有困难。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