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颈内动脉夹层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782744.html
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好发于35-45岁,其典型表现为三联征:①一侧面部、头部或颈部疼痛;②部分Homer征;③数小时或数天后发生的脑或视网膜缺血发作。但仅有不到1/3的患者具有三联征。颈内动脉颅内段夹层特点:好发于20-30岁,易诱发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达75%。壁内血肿易穿透外膜引起SAH。受累动脉易发生动脉瘤型扩张,压迫毗邻的脑神经和脑组织,出现局部症状。血管超声最常见的动脉夹层征象为远端动脉的高阻力血流模式。该改变无特异性,若联系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缺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则高度提示颈动脉夹层。一般很少能够观察到动脉夹层,主要用于CAD的随访观察。MRI与MRA检查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是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MRI在常规颈部横断位T1、T2加权像上,壁内血肿在T1加权像常表现为新月形高信号,内膜瓣在T1、T2加权像和质子像均表现为高信号的瓣状结构位于血管腔中,以T2像最明显。MRI同时可直接测量夹层的长度、受累动脉壁的厚度并估计发病时间。此外,MRA原始图像同样可较好的显示病变形态。tof与true-FISP融合成像技术可提供关于血管壁的更多信息,该技术更有助于鉴别夹层和管壁发育不全。CTA原始图像可以看到颈内动脉夹层的狭窄管腔,轴位有半月形的壁间出血略高密度区,重建图像可以清楚看到狭窄的位置、长度,甚至可以看到夹层掀起的内膜。与MRI和MRA相比,CTA容易诊断出夹层,更容易发现内膜瓣和假性动脉瘤。DSA是目前诊断CAD的“金标准”。其特征性表现为:不规则件管腔,合并近端狭窄或呈梭形扩张,远端闭塞可有双腔征、线样征及内膜瓣。其中,双腔征、内膜瓣足DSA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双腔征是动脉夹层分离后形成真、假双腔,在DSA检查静脉期内可见明显的造影剂滞留。DSA检查常见的间接征象是动脉锥形狭窄(“鼠尾征”或“线样征”,即长节段狭窄)、火焰状闭塞、串珠征和假性动脉瘤等。很多研究认为CAD主要通过血栓栓塞而非低灌注机制导致临床事件,所以抗凝和抗血小板是治疗CAD的首选。一般应用肝素后,序贯应用华法林行抗凝治疗,3个月后复查MRA,若夹层仍存在,宜继续治疗。但抗凝一般再用3个月,而后若有必要则替代为抗血小板治疗。目前认为对于有明显夹层动脉瘤,动脉瘤样扩张及明显狭窄和药物治疗仍症状再发者应行介入或外科治疗。一般夹层累及ICAC2段以下介入治疗相对风险较小,如果夹层累及眼动脉以上的C5~C7段,应该以药物治疗为宜。综合看颈内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无症状的可以暂时不治疗或仅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定期随访。有症状的颈部动脉夹层一般给予抗凝或抗血小板等内科治疗;但对发病时间很短、症状严重,或进展性卒中患者,应介入治疗。有症状的颅内夹层动脉瘤无论是否破裂,宜尽早介入治疗。颈内动脉抗凝治疗男性38岁患者,以“左侧肢体无力1天”为入院。诊断:脑梗死(右侧基底节区)。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动脉夹层,给予抗凝治疗,未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症状未再复发(图1)。图1主动脉弓造影提示I型弓,血管走行正常;右侧颈总动脉正侧位造影提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存在双腔征,考虑动脉夹层;右侧颈内动脉正侧位造影显示:颅内血管正常女性55岁患者,以“头昏半年”为主诉入院。诊断:脑动脉供血不在。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侧颈内动脉动脉夹层l闭塞,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图2)。图2主动脉造影提示:1型主动脉弓,动脉走行迂曲;左侧颈内动脉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残端明显鼠尾征,考虑动脉夹层闭塞;椎动脉造影提示:后交通及皮层支动脉侧支循环开放。

颈内动脉夹层支架成形术

男性41岁患者,以“右侧肢体无力1周”为主诉入院。诊断:脑梗死(左侧顶

叶),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夹层。行支架成形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症状未再出现(图3)。

图3颈总动脉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双腔征,考虑动脉夹层;放置支架后双腔征消失,夹层消失,颅内血管显影良好。

女性55岁患者,以“发现颈动脉异常1月”为主诉入院,诊断:左侧颈动脉

夹层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动脉瘤:行覆膜膜支架置入术(图4)。

图4主动脉弓造影提示Ⅱ型弓,血管走行正常;左侧颈总动脉正侧位及3D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动脉瘤存在;覆膜支架释放后正侧位造影显示:血管通畅,瘤样扩张消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