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D融合技术为手术指路,山医大二院医 [复制链接]

1#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48932.html

67岁的李大爷患有腹主动脉瘤,必须尽快手术,他却对碘造影剂过敏,医生无法通过血管造影来精确定位主动脉血管瘤的位置。8月9日,山医大二院血管外科、核磁室、超声科、麻醉科等多科室通力合作,完成了省内首例核磁血管成像与超声造影3D融合技术引导下的零碘造影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李大爷半年前查出患有腹主动脉瘤,当时瘤体不大,医生建议暂时观察。最近,李大爷头晕乏力,同时还腹痛不止,经检查,医生发现李大爷的腹主动脉瘤明显增大,必须尽快手术,一旦瘤体破裂,后果不堪设想。住院后,医生询问得知李大爷有严重的碘造影剂过敏,这意味着手术中医生无法随时进行血管造影对位、确保支架施放准确,相当于医生要蒙着眼睛做手术。

最终,手术团队多次与核磁、超声专家以及相关技术人员沟通,决定采用先进的图像融合技术,为患者实施零造影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术前,专家采用核磁血管成像(MRA)技术完成相关影像学检查,并在技术上实现了MRA图像的匹配和测量,为李大爷制定了适合的支架和手术方案。8月9日,李大爷被推进了山医大二院杂交手术室,医生通过图像3D融合技术,实现对瘤体的精准定位,随后,找到腹主动脉支架铆钉区,并释放支架。手术中,超声团队同步配合进行超声造影,以确定双肾动脉无覆盖、评估双髂动脉血流通畅。经过几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李大爷体内的“不定时炸弹”被拆除了。

山医大二院血管外科董红霖教授介绍,腹主动脉瘤是极为凶险的大动脉急症,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90%。术前CT血管成像和术中反复造影对位,是确保腹主动脉瘤介入微创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医生手术操作的眼睛,这都需要用到碘造影剂使血管显影。

此次零碘造影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成功,不仅是省内首次完成,全国也比较少见,这为碘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记者魏薇通讯员任晓辉吴梦越

来源:太原晚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