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选编译PipelineFlex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炎的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628/9118499.html

来自美国雅各布斯医学和生物医学院的EladI.Levy报告了美国首批使用PED-Shield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结果,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综述,结果于年在线发表于《WorldNeurosurgery》上。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PipelineFlex—Shield栓塞装置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第三代血流导向装置。Shield技术是指采用磷酸胆碱共价结合到支架网眼表面,其目的是降低血流导向装置血栓形成的风险。来自美国雅各布斯医学和生物医学院的EladI.Levy报告了美国首批使用PED-Shield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结果,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综述,结果于年在线发表于《WorldNeurosurgery》上。

研究方法

研究者从前瞻性维护的血管内数据库(年4月至年7月)中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动脉瘤特征、手术细节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文献综述包括3个数据库(PubMed、Embase和MEDLINE)。

研究结果

研究者从前瞻性维护的血管内数据库(年4月至年7月)中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动脉瘤特征、手术细节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文献综述包括3个数据库(PubMed、Embase和MEDLINE)。

表1.患者、动脉瘤和手术细节特征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采用DAPT方案,阿司匹林反应单位平均为.6(范围为-),PRU平均为.4(范围为41-)。3例患者(患者1、5和9)由于PRU水平升高或未知,在术前接受了负荷剂量的替格瑞洛。其中1例患者(患者1)因术前1周在家自行停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也接受了负荷剂量阿司匹林(mg)。

1例(患者5)装置远端开口不足,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改善。没有其他技术问题和术中并发症发生。

手术相关并发症有两例,其中1例(患者6)为腹股沟血肿,另1例(患者1)出现无症状的远端脑实质内血肿并伴有轻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未出现TIA或脑梗死,出院时均病情平稳,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临床随访中位时间为31天(范围21-90天),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

典型病例

患者8(表1)因视力模糊发现在床突旁ICA左侧背部有一颅内动脉瘤。动脉瘤最大直径5mm,颈宽3.09mm。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房颤、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使用PED-Shield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采用改进的Seldinger技术放置6F鞘,经右股动脉注射,以确保鞘的位置。将基准95导管(PenumbraInc.,Alameda,California,USA)、VTK导管(CookMedical,Inc.,Bloomington,Indiana,USA)和0.英寸导丝置入主动脉弓。采用Phenom-27导管(Medtronic)和sync-2SelectSoftmicrowire(StrykerNeurovascular)置入左侧ICA。放置4.5mmx18mmPED-Shield,装置远端靠近后交通动脉,近端靠近ICA水平段。最后的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内造影剂停留。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1天后出院。

使用PRISMA的检索策略如图1所示。表2列出了所纳入研究的概要。

图1.使用PRISMA的检索策略流程图。

表2.带Shield技术的PipelineFlex栓塞装置文献综述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使用PED-Shield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显著,未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对于不同抗血小板方案需长期随访,以进一步评估其安全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