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选编译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 [复制链接]

1#
关爱青少年儿童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03173.html

该研究旨在探讨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分叉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摘自文章章节

研究背景

颅内宽颈分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仍具有挑战性。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已经用于治疗复杂分叉动脉瘤,但该技术的安全性尚未完全阐明。近来,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可通过放置单个支架栓塞复杂的宽颈分叉动脉瘤(图1)。该研究旨在探讨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分叉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报道如下。

图1.图示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左图显示了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早期阶段:瘤颈被部分展开的支架和充盈的双腔球囊封闭,通过在动脉瘤中的另一个微导管输送弹簧圈。右图显示了该过程的后期阶段:在动脉瘤内弹簧圈足以防止支架突入动脉瘤腔,将支架完全展开,通过暂时充盈球囊保护另一侧分支的同时,继续将弹簧圈输送到动脉瘤内直至DSA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

研究结果

患者和动脉瘤

该研究纳入-年收治的61例(43例女性)接受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图2)。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6±10.4岁(范围29-78岁)。34例(55.7%)位于MCA分叉处,17例(27.9%)位于基底动脉分叉处(表1)。4个动脉瘤破裂。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下,2个破裂动脉瘤行部分栓塞。

52例患者的术前mRS评分为0。9例患者的术前mRS评分由于术前SAH或手术而在1-3之间。

图2.纳入患者的流程图

表1.患者人口统计学、动脉瘤特征和分叉血管的平均直径

即刻血管造影结果

大多数(90.2%)植入了镍钛合金自膨胀式编织支架(表2和图3)。术后即刻DSA图像显示53例(86.9%)患者动脉瘤完全闭塞,8例(13.1%)有残颈(图4)。

表2.血管内治疗中使用的支架和球囊导管

图3.63岁女性患者颅内多发动脉瘤术中和随访DSA图像。(A)DSA图像显示直径为6毫米的BA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箭头)。瘤颈包括PCA和左SCA。右PCA的P1段外侧壁上还有一个小的囊状动脉瘤。(B)双腔球囊导管(ScepterXC)(白色箭头)进入右PCA的P2段。在左PCA(黑色箭头)中放置一个0.英寸的微导管用于支架植入。第三个用于弹簧圈栓塞的微导管放在动脉瘤(箭头)中。(C和D)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BA分叉部动脉瘤的早期阶段。在通过右PCA的充盈球囊保护侧支(白色箭头)以及从左PCA延伸至基底干(箭头)的部分展开的支架后开始弹簧圈栓塞。(E)BA分叉部动脉瘤(箭头)完全栓塞。(F)支架已完全展开,从左PCA至BA(箭头),并完全栓塞分叉部动脉瘤(箭头)。(G)术后即刻DSA图像显示弹簧圈栓塞稳定(黑色箭头)和RRC2闭塞(最小瘤颈显影)。在右PCA的P1段的另一支架辅助下弹簧圈部分栓塞PCA小动脉瘤(白色箭头)。(H)12个月的随访DSA图像显示动脉瘤完全闭塞(RRC1)。

图4.52岁男性AComA动脉瘤患者的术中和随访DSA图像。(A-C)术前DSA和3D-DSA图像显示4毫米AComA动脉瘤。两条ACA的A2段起源于动脉瘤瘤颈。(D)在ACA中的双腔球囊导管(白色箭头)和经支架输送的微导管(黑色箭头)。动脉瘤位于AComA(白色箭头)上。(E)术中弹簧圈栓塞过程(箭头),侧支由部分展开的支架(黑色箭头)和球囊导管(白色箭头)保护。(F和G)术后即刻DSA和CT图像显示弹簧圈栓塞的动脉瘤完全闭塞(RRC1)。(H)18个月的随访DSA图像显示动脉瘤栓塞稳定。

并发症

7例(11.5%)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6例(9.8%)出现血栓栓塞,1例(1.6%)出血(表3)。术中DSA图像显示1例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通过微导管动脉内输注替罗非班将血栓完全溶解。3例(4.9%)患者出现延迟血栓栓塞并发症。2例(3.3%)患者出现永久神经功能障碍。

表3.围手术期和延迟并发症

随访

55例(55/61,90.2%)患者进行DSA随访。平均DSA随访时间为25.5±27.3个月(范围3-个月)。最后一次DSA随访显示49例(89.1%)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塞,5例(9.1%)患者瘤颈显影,1例(1.8%)患者动脉瘤显影(图5和表4)。3例患者DSA随访显示动脉瘤颈稳定,无需再次治疗。1例(1.8%)基底动脉分叉动脉瘤患者24个月随访DSA显示动脉瘤显影,通过重叠放置另一枚支架再次治疗。

60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最后一次临床随访中有53例患者的mRS评分为0。3例术前mRS评分为1或2的患者改善为0。5例术前mRS评分在1-3分的患者随访期间评分无改变。2例出现缺血性并发症的患者mRS评分为1和2。

图5.68岁男性MCA分叉处动脉瘤患者的术中和随访DSA图像。(A)术前DSA图像显示2个相邻的宽颈动脉瘤,分别位于右MCA分叉处(黑色箭头)和下干(白色箭头)。(B)3D-DSA图像显示位于近端动脉瘤的宽颈紧邻MCA的上干(白色箭头)和下干。(C)术中图像。黑色箭头表示已放置的NeuroformAtlas支架(Stryker)的远端和近端标记,从下干延伸到MCA的M1段。MCA的上干有双腔球囊导管。一个0.英寸的微导管置入远端动脉瘤内。(D)术中DSA图像显示了位于下干的动脉瘤弹簧圈栓塞。双腔球囊放在上干中,用于近端动脉瘤弹簧圈栓塞。(E)术中DSA图像显示了完成栓塞位于下干的动脉瘤。将相同的栓塞微导管放入位于MCA分叉处的第二个动脉瘤中(白色箭头)。双腔球囊导管放置在MCA上干中(白色箭头)。(F)弹簧圈栓塞位于MCA分叉处的近端动脉瘤。瘤颈由覆盖M1段的NeuroformAtlas支架和置于上干的双腔球囊导管保护(黑色箭头)。(G)术后即刻DSA图像显示了两个动脉瘤完全闭塞。(H)12个月的随访DSA图像显示了动脉瘤栓塞稳定和MCA分支通畅。

表4.术后即刻和随访时动脉瘤闭塞率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支架加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宽颈分叉动脉瘤的一种可行、有效、相对安全的血管内治疗技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