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病例分享崔亚辉副主任医师前交通动脉瘤 [复制链接]

1#
斑鸠菊注射液 http://m.39.net/pf/a_4618876.html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医院神经外科崔亚辉副主任医师带来的:前交通动脉瘤+左侧脉络膜前动脉微小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欢迎阅读、分享!

病例资料

性别:男。

年龄:62岁。

病史:突发头痛1小时。患者2小时前突感头部胀痛,并感恶心,呕吐数次,每次量不多,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胸闷气急、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被他人医院急诊就诊,予急诊CT及急诊脑动脉CTA检查,急诊拟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医院。

体格检查:T37.1℃,P77次/分,R19次/分,Bp/90mmHg。嗜睡,呼唤睁眼,对答正确,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射敏,示齿口角无明显歪斜,颈抵抗阳性,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四肢可按吩咐活动,肌力正常,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GCSM6+V5+E3=14分。Hunt-HessⅢ级。

辅助检查:急诊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考虑动脉瘤破裂可能。

图1.CT平扫

急诊脑动脉CTA检查提示

前交通动脉左侧起始部及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各见一小结节状膨隆,考虑动脉瘤,并破裂出血。

图2.CTA

初步诊断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前交通动脉瘤;左侧后交通动脉瘤。

术前计划

仔细阅片,考虑同时存在左侧后交通动脉段动脉瘤。

1.计划拟先脑室外引流,然后分离侧裂暴露左侧颈内动脉,并逐步分离到后交通动脉段,夹闭动脉瘤(可更早暴露大脑前动脉A1段,实现近端阻断)。若取下骨瓣后压力高或有活动性出血,需先行夹闭前交通动脉瘤。

2.行终板造瘘,分离到左侧A1,顺次向远端分离,并找到右侧A1,顺次找到双侧A1、A2。到前交通复合体。必要时可近端阻断A1。

3.夹闭动脉瘤。

器械准备

术前测两个动脉瘤颈均较小,小于2mm,术前准备、迷你动脉瘤夹,及临时瘤夹两枚。

切口设计

图3.预设计切口

治疗过程

1.急诊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急诊手术治疗,围手术期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考虑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可能性大,术前计划拟先部分分离侧裂,先暴露左侧大脑前动脉A1起始部,顺延找到前交通,同时完成夹闭后交通段动脉瘤,再夹闭前交通动脉瘤。

3.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停镇静,意识清,拔除气管插管,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好,肌力5级。术后予以完善血管炎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导致动脉瘤发生可能。

术中难点

术中沿左侧A1分离至前交通复合体附近时见动脉瘤破裂出血。给以先临时阻断对侧A1,并试夹闭动脉瘤。再分离两侧A2,辨识清楚血管关系后,调整动脉瘤夹,瘤颈难以完整夹闭,瘤夹滑脱,给以低电凝塑形后完整夹闭。

术后复查

图4.术后平扫

图5.术后CTA

术后恢复视频

手术经验总结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3周出院,语言、运动功能正常。无脑积水,无神经功能损伤表现。

个人体会

急诊动脉瘤患者如果无法及时行DSA检查,CTA可取代DSA,但CTA重建,要手术医生自己做,且需要多角度旋转调节观看。以免漏诊,并更好识别血管解剖关系。

崔亚辉

医院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学硕士,师从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建民教授。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能熟练完成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窝病变切除术、颅内肿瘤切除术、脑出血开颅及微创手术、脑外伤及复杂颅底骨折一期颅底重建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颅骨修补、脑积水V-P分流、终板造瘘、颅骨修补后钛板外露转移皮瓣、3D-SLICER软件辅助导航下脑活检术为首创。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脑医汇App(原神外资讯/神介资讯App)对患咨询室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解答患者咨询,点击“阅读原文”抢先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