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柳暗花明middot第59期颅内动脉 [复制链接]

1#

第59期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魏学洢《核舟记》老王雕得了桃核,却写不出《核舟记》;老魏写得出《核舟记》,却雕不了桃核。所以还是外科大夫无敌啊,既能做手术,又能写记录。

关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时弹簧圈的选择,第一回讲的是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算是概述;后面几回将以病例报告的形式条分缕析,算是各论。先讲微小动脉瘤。

病例1,患者,男,77岁,因“突发头痛3天”于年7月18日收入院。既往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年7月15日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年7月20日DSA显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瘤体1.74mm×3.30mm,颈宽2.12mm,瘤底有微小子瘤;左侧胚胎性大脑后动脉。左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三维重建和右椎动脉正位造影如下:

年7月22日全麻下行介入治疗,单微导管填塞(Echelon-10,头端塑成C形),依次填入3枚弹簧圈(QC-1.5-2-HELIX,TargetNANO-1-2,TargetNANO-1-2):

术后左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后交通动脉畅通:

讨论:本例动脉瘤瘤体1.74mm×3.30mm,颈宽2.12mm,属于相对宽颈微小动脉瘤。首枚弹簧圈直径1.5mm,略小于瘤体短径。后续两个弹簧圈直径均为1mm,这也是各厂家所能提供的最小直径的弹簧圈。因动脉瘤为相对宽颈,填塞时要注意弹簧圈的稳定性,防止逃逸。本例应用到了两种弹簧圈,一种是美敦力(Medtronic)公司的Axium弹簧圈,一种是史赛克(Stryker)公司的Target弹簧圈。前者的详细规格见第一回,后者的详细规格如下:

病例2,患者,女,65岁,体检时行脑CTA发现颅内动脉瘤,无症状。

年3月5日行DSA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瘤体2.5mm×4.7mm,颈宽2.0mm:年3月8日全麻下行介入治疗,使用球囊再塑形技术,以HyperGlide4-15封堵球囊保护瘤开口,经Echelon-10微导管向瘤腔内依次送入3枚弹簧圈(TargetULTRA-2-6,QC-1.5-2-HELIX,TargetNANO-1-1):

术后右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

术后7个多月复查造影显示动脉瘤未复发:

讨论:对于经筛选的宽颈动脉瘤,球囊对瘤颈的保护作用并不亚于支架。应用球囊再塑形技术时,微导管的管头插入瘤腔不宜过深;有时为保证管头的适度摆动和回踢,球囊不见得完全充盈,以免固定管头过牢,目的就是防止管头或弹簧圈穿破动脉瘤壁。该瘤短径2.5mm,首枚弹簧圈的直径略为保守地选取2mm。该瘤长径4.7mm,超出短径的1.5倍,所以首枚弹簧圈的长度选择了较长的6cm。

病例3,患者,男,65岁,因突发头痛、呕吐4小时于年11月17日收入院。糖尿病病史10年。查体:颈抗,余无明显阳性体征。

发病当日CT示SAH:

年11月18日行DSA+介入治疗。左颈内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瘤体1.71mm×2.22mm,颈宽2.21mm:

在LVISJR(2.5-17)支架辅助下,经Echelon-10微导管依次向瘤腔内填入4枚可脱弹簧圈(QC-1.5-2-HELIX,QC-1.5-2-HELIX,MicroPlex10-1-2-HyperSoftHelical,MicroPlex10-1-1-HyperSoftHelical):

术后左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各分支畅通:

讨论:LVISJR支架是可以通过Headway-17或Echelon-10等微导管输送的小型支架,尤其适用于远端动脉瘤。该动脉瘤短径1.71mm,首枚弹簧圈的直径稍保守地选择了1.5mm。一般首枚弹簧圈都选择三维型,以便在瘤腔内稳定成篮,但当时是年,1.5和1的微小弹簧圈国内还没有三维型的,只有二维型。现在这种微小弹簧圈各公司都已有三维型出品了。

本例除应用到美敦力公司的弹簧圈以外,还应用到MV(MicroVention)公司的弹簧圈,其详细规格如下(表中未纳入HyperSoft1-1,1-2,1-3,1-4):

题外话:该患者系友邦大使馆武官,手术如此成功,都没请我们搓一顿朝鲜冷面,差评!

病例4,男,66岁,因突发头痛、呕吐1小时于年9月11日收入院。高血压病史数年。查体:颈抗,余无明显阳性体征。

发病当日CT示SAH:

年9月15日行DSA+介入治疗。右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瘤体2.19mm×2.44mm,颈宽2.37mm:

在LVIS支架(3.5-15)辅助下,经Echelon-10微导管向瘤腔内依次填入4枚弹簧圈(QC-2-2-3D,QC-1.5-2-HELIX,APB-1-2-3D-ES,APB-1-2-HX-ES):

术后右颈内动脉工作位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载瘤动脉各分支畅通:

讨论:该瘤短径2.19mm,长径也只有2.44mm,所以首枚弹簧圈选取了直径2mm的三维规格里面的最短长度(2cm)。LVIS支架远端置于中动脉分叉后上干,在分叉处适度推挤呈灯笼状,以保护下干。

头些年各公司弹簧圈的最小直径是2mm,现如今直径小至1.5mm以及1mm的弹簧圈已然大行其道,甚至这么小的弹簧圈也能制作成三维型,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微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对术者的眼力和手感提出了严峻考验,螺狮壳里做道场,更应做到极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鸣谢:史赛克公司齐锐MV公司王雪铭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