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多项任务释放了什 [复制链接]

1#

近日,广东“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明确多项任务。其中,规划指出将通过拓展投资空间、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融入全国统一市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强化广东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作用。

一、广东“十四五”规划部分代表了经济大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思路

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创新驱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发展”“打造双循环格局战略支点”“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型城镇化”“海洋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教育现代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民生保障”“法制建设”“公共安全”十八方面工作任务。其中,“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一章包括多层次内涵,通过拓展投资空间、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融入全国统一市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疏通体制机制阻梗,强化广东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作用。

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投资增长强劲,外贸和消费规模地位稳固,经济大省的战略规划最具方向性和前瞻性,对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相近的其他省份如何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塑造战略优势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根本定位,广东通过强强联动、产业共建的方式拓展投资空间,制造、贸易、消费扩容提质,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广东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生产、物流、消费平台,并凭借营商环境优势、人才政策优势、高校资源、产业平台载体资源,成为创新创业高地。广东的产业基础、有效的政策引导激发出的市场活力,是其成为“双循环”重要战略节点的立足之本。

虽然年受到疫情影响,但广东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未被动摇。随着市场环境改善,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广东年GDP总量超11万亿元,连续32年GDP总量全国第一,较年增长2.3%。投资方面,与年相比,广东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6.9%,新经济发展和疫情常态化防控直接带动设备制造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7.08万亿元,消费和外贸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回顾广东年取得的经济成就,面临新发展阶段的机遇挑战,年初广东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这正是广东“十四五”规划中对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谋划布局的根本思路。

二、深化跨省合作融入国内市场,立足制造优势实现“粤贸全球”

广东“十四五”规划中,“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包括五方面:1)启动建设一批跨省联动的基建工程,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展投资空间;2)传统消费提档升级,培育新消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促进消费扩容提质;3)深化与国家重点区域的交流合作,通过品牌建设等方式拓展内销渠道,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4)优化市场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动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打开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5)完善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畅通的体制机制。无论是基建投资还是贸易促进,都体现出“跨省联动”的思路,这说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抱团取暖”,发挥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要素集聚能力,放大产业优势。

完善“规划-项目-要素”三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基建投资应适应放大城市集聚效应的需求,运营交通是运营城市群的基础,打通交通动脉畅通微循环。总体来看,我国基础交通设施网络已基本匹配需求,但对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要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优化空间结构,优化经济要素和人员流动的空间组织,承载产业联动。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启动建设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优化拓展连接内地省份的综合交通通道,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粤东西北“融湾外拓”,往东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往西是北部湾经济区,往北到中部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与这三区联动发展,综合交通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广东“十四五”规划指出,应当完善“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素保障机制,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市场化融资。

传统消费方面,深挖“节庆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市场潜力。传统消费方面,擦亮“食在广东、游在广东”节庆游品牌关键在于城市IP打造,城市IP通过故事承载与传播,最终落实到旅游消费人财两旺。广东“十四五”规划指出,着力优化汽车限购政策,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支持推广新能源汽车,积极发展汽车后服务市场,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汽车使用管理包括增加号牌指标投放、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繁荣二手车市场、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措施。汽车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汽车产业的拉动力在5倍左右,车市繁荣带动经济内循环。住房消费方面,应当提高居住和房屋使用的持续性消费,而非买房“一锤子”买卖。

新消费方面,培育信息消费,引导消费新模式加快成长,支持平台型、分享型经济做大做强。广东“十四五”规划指出,充分发挥广东信息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壮大信息消费,拓展5G终端、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网联汽车等信息产品和在线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信息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是扩内需的新引擎,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3倍左右。在远程工作、线上学习、居家娱乐的“新常态”下,人们对于智能设备的需求更加密集,这些终端也需要变得更智能、更高效。另外,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也急需跟进信息消费需求。另外,广东“十四五”规划指出,引导消费新模式加快成长,支持平台型、分享型经济做大做强。平台经济囊括范围广,包括电商类、网约车类、文娱类、社交类、搜索类、工具类、门户类、互联网金融类、共享类、服务类、技术支持类、物流类等。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链条的简单封闭,平台经济注重协同、参与和开放,平台、消费者、服务商构成网状协作,信息交互产生高频消费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工程是推动内需扩容提质的又一任务,通过优质消费品进口引导境外消费回流。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广州、深圳等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群,推动国际品牌集聚。供给方面,支持国际知名品牌在广州、深圳等地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总代理,加快发展口岸免税店,探索设立市内免税店、引入国际品牌折扣店,推动国内外知名品牌率先在广东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增加高端消费品供给。需求方面,支持广州、深圳申请世界性、全国性大型活动的承办权,汇聚高端商务客源。

深化与重点区域的战略合作,有序开展产业共建,多渠道出口转内销,融入全国市场。广东“十四五”规划指出,发挥广东制造优势,增强与兄弟省区在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环保等领域合作,支持企业优先布局国内,有序开展产业共建,这有利于产业要素集聚,畅通国内微循环。推动“广东制造”深耕国内市场,提升“广货”国内市场占有率。支持各类工厂、专业市场、档口店上线平台直播,参加电商平台招商会,多渠道出口转内销。另外,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引导外贸企业结合国内需求转型,对于出口转内销的生产线改造等技术改造给予专项支持。“适销对路”是出口转内销的前提,为国外消费者生产的产品是否也能用在国内消费者身上是最直接的问题,对于一般消费品外贸企业来说转型难度适中,而对于装备制造企业来说难度非常大,重点在于调整外贸市场结构。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外贸展会高端化发展,扩大优势产业产品出口,打开外贸新局面。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拓展亚洲、非洲、拉美等市场,着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综合考虑资源储量、人口规模、市场份额、战略地位等因素,不断扩大广东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逐步提高自贸伙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广东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国际局势直接影响发展外贸的信心和前景,在国际形势不明朗的当下,适时调整外贸市场结构,提升亚非拉等贸易摩擦较小市场的占比,符合新时期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另外,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推进广交会、高交会、中博会、海丝博览会、加博会等展会高端化发展,提升广东外贸的国际影响力。外贸产业结构方面,广东“十四五”规划明确将推动贸易产品结构向高质量、高端化迈进,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扩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产品出口。

三、区域战略引导下的基建投资、消费扩容升级、外贸结构调整是经济大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根本任务

基建投资方面,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启动建设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优化拓展连接内地省份的综合交通通道,优化空间结构是优化经济要素和人员流动的空间组织的前提。运营交通是运营城市群的基础,打通交通动脉畅通微循环。传统消费方面,深挖“节庆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市场潜力,其中,汽车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新消费方面,培育信息消费,引导消费新模式加快成长,支持平台型、分享型经济做大做强。信息消费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是扩内需的新引擎,智能终端和数字内容应齐头并进。进出口贸易方面,深化与重点区域的战略合作,有序开展产业共建,多渠道出口转内销,融入全国市场,另外,深化与“稳定性“较强的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外贸展会高端化发展,扩大优势产业产品出口,打开外贸新局面。(分析师王欣蕾)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