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泉州交通贯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人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新闻广角泉媒体」

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幸福指数,与交通密不可分。过去五年,是泉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服务水平提高和行业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泉州致力于贯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构建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视频加载中...

上午,陈晓东像往常一样,驾驶社区巴士“小白”穿梭于泉州古城的大街小巷。和其他“小白”驾驶员一样,陈晓东对古城的每条道路了然于胸,和老城区熟悉的乘客打打招呼,聊聊家长里短。遇到外地游客,陈晓东还会向他们义务介绍景点,不遗余力推介泉州文化。

泉州公交集团有限公司温陵分公司社区巴士“小白”驾驶员陈晓东:“小白本来就是说,想要解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像我们这一款车,它有一个很显著的优点,就是我们可以进巷子,比如说有一些住在巷子里面的乘客,我们可以给他送到位,所以说市民朋友肯定会比较方便。”

年,泉州在全省率先推出社区巴士微公交,作为“多彩交通”的重要一“彩”,社区巴士“小白”投放至今热度不减,如今,搭乘“小白”已经成为泉州古城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市民周女士:“(交通)变化很大,特别是小白,挥挥手停了,很好,司机也很好很热情。”

五年来,泉州全市增加公交线路86条,增加运营里程.2公里,中心市区实现“一元购票”“扫码支付”。网约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也成为市民出行的个性化选择。如今中心市区已形成常规公交、中型公交“小蓝”、微公交“小白”、公共自行车“小黄人”、公共人力三轮车“小红”等为一体的“多彩交通”体系。

客运服务也在不断提质扩容,泉州火车站综合枢纽站建成并投用,泉州还加快推进“村村通客车”,采取“区域运营+政府补贴运营”“城市公交延伸和镇村公交”等通车模式,全市个建制村%通客车,建成永春蓬壶、德化杨梅等6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沿海地区基本实现全域公交化。

除了畅通城市公共出行微循环,一个个交通建设项目也在棋盘上落子如飞,打通快速交通的“大动脉”。去年12月25日,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正式通车。

泉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兰明雄:“与我们之前建成的南石高速、南惠高速、泉州湾跨海大桥、晋石高速等5个路段,组成公里长的泉州环城高速公路“大环”。环城高速串联起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助力泉州城市环湾向湾提速高质发展。”

过去五年,泉州建成通车厦沙高速德化段、安溪段和泉厦漳城市联盟路泉州段等3个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高速通车里程.67公里。目前泉州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公里,路网密度6.17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实现县(市)政府所在地15分钟以内、绝大多数乡镇半小时以内可上高速。节节攀升的交通量,正是高速公路活力迸发的最有力佐证。

市民黄先生:“变化很大,就是去哪里都很方便。以前走国道的话都会堵车,时间有时候会来不及,所以说这个就比较方便。”

市民蔡先生“现在这样很畅通,很安全,国家能多为民生考虑,这个是好事。”

过去五年,泉州普通国省干线项目建成9个,新增里程95公里,基本形成“四纵三横四联”国省干线公路网。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公里,通车总里程位列全省第一,创建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4个。

泉州广播电视台武经诏:“一个个项目、一道道通途,见证的不仅是泉州交通的成长史,更是泉州经济的腾飞之路。在过去的五年里,泉州贯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综合交通路网更加便捷高效,运输服务更加优质便民,交通物流呈现蓬勃生机,可以说是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绩单。而眼下的泉州,也正加快打造环湾快速交通体系,构建市域一体、城乡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数据平台,引领城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