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动脉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科普金稿市一血管外科专家孟庆友详解 [复制链接]

1#
健促办上海交通医院

现年60岁的林老伯,

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多年,

还有30年吸烟史,

每天吸烟20支以上。

5年前,

爱好运动的他无意中

摸到自己脐周有一硬块,

还以为是锻炼出的腹肌,十分高兴。

5年来,

林老伯腹部的

这块“肌肉”缓慢增大,

摸上去还有搏动,

但他仍坚持认为这是腹肌。

直至1个月前,

林老伯逐步出现腹部轻压痛、

饱食后腹胀不适等症状,

遂前医院就诊。

经CT检查发现,

林老伯的“腹肌”

其实是一个腹主动脉瘤,

必须立即治疗,

以免动脉瘤破裂导致

致命性的大出血。

医院

血管外科(北)主任

孟庆友详解

《人体使用说明书:

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的瘤样扩张,虽非真正意义上的恶性肿瘤,但对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任何一种恶性肿瘤。腹主动脉瘤好发生于老年人,5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上升,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瘤破裂是一场灾难,据统计,50%的腹主动脉医院前已死亡。

微创“拆弹”,优势明显

腹主动脉瘤就像体内的一个“不定时炸弹”,为避免其发生破裂,需要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手术干预。传统手术为开腹手术,医生需要先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然后用人造血管替代这段缺失的主动脉。这种手术方法虽然疗效确切,但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很多患者因手术风险高、无法耐受手术而不得不放弃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腔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应运而生。如今,治疗腹主动脉瘤已不再需要“开大刀”,医生只要将覆膜支架从患者股动脉穿刺口送入,待其到达瘤体合适位置后释放,即可将瘤体与动脉血流隔绝,完成腹主动脉瘤的修复。该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

复杂病变,微创“突破禁区”

单纯腔内修复术虽好,但也有局限。比如,累及肾动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瘤,由于支架锚定区不足,一直是腔内修复术的“禁区”,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的发展,3D打印等新型技术的普及,分支/开窗等技术的逐渐成熟,这一禁区已被血管外科医生突破。远离主动脉瘤的潜在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吸烟、家族史、肥胖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都建议每年定期排查。主动脉瘤术后的患者,也应该遵照医嘱规律服药,严格控制血压。

文字来源:《大众医学》

图片/健康促进管理办公室邹芳草

原标题:《健康科普金稿?

市一血管外科专家孟庆友详解:《人体使用说明书: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腹主动脉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