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近日,美敦力全资子公司美领美励与上海交医院合作,在长宁区完成了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投放和医生培训,构建起“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社区远程随访服务体系”。安装心脏起搏器等装置的患者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将一个设备放在其胸口,就能采集各项数据并上传到云数据平台。医院医生会评估这些数据,完成不见面的患者随访。
这一医疗数字化转型,源于外资企业与本土政府部门、医院的深度合作。第二届进博会上,长宁区政府和医院了解到美敦力的心律失常患者远程随访一体机后,启动了深度合作。如今,三方通过模式创新,已将远程随访服务体系覆盖整个长宁区,医院的门诊压力。
“外资企业的创新体系要与本土创新体系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的这句话,道出了外资研发机构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关联。
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员工在工作。
外企在沪建开放式创新平台
市科委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认定的外资研发中心共有家,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如何让这类机构更好融入科创中心建设,是上海市政府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年至今,市科委组织开展了20余场在沪外资研发中心系列活动,主题涉及科创中心建设的各个方面,如向外企介绍上海的科创政策和人才政策,组织外企与本市以及长三角中小企业对接,引导外企加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以系列活动为平台的深入交流,取得了明显成效:飞利浦、生物梅里埃、欧姆龙等跨国企业与上海研发机构和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微软加速器、强生jlabs、默克创新中心先后在沪落地。截至目前,已有59家外资研发机构加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14位外资研发中心专家进入本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
去年11月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给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带来了更多利好,如跨境研发通关便利、跨境金融服务便利、人才引进与培养优惠政策等。
jlabs
上海是全球面积最大的jlabs。
“《规定》施行后,强生成为首家获得上海市政府认定的外资开放式创新平台。”强生jlabs
上海负责人陈秀伦(sharonchan)说。jlabs是强生在全球打造的创新孵化器,jlabs上海则是强生在亚太地区建立的第一家jlabs,由强生与上海市政府、浦东新区政府、张江集团合作打造。这家位于张江科学城的孵化器为医疗器械、制药、消费者健康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拎包入驻”服务,把强生的实验设备、创新网络等资源输入初创企业,推动它们加速成长。
孵化“人工智能+制药”企业
陈秀伦介绍,jlabs
上海已支持50家以上初创企业,目前入驻的38家企业中,有20家注册在上海。“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以及研发合作、孵化加速、风险投资、许可并购等灵活的合作模式,让更多企业在上海发展壮大,丰富强生和上海的创新生态。”
英矽智能就是一家jlabs
上海孵化、注册在上海的高科技企业,专注于用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新药,生成具有指定参数的新分子结构,并预测候选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
这家外国科学家创立的企业入驻jlabs
上海后,员工由4名快速增长至18名,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这一交叉领域取得很大进展。第三届进博会上,强生旗下制药子公司杨森与英矽智能签订了多靶点药物发现协议。
今年2月,英矽智能发布了一项里程碑成果——公司的人工智能平台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候选新药,并已完成人体细胞和动物模型实验验证。根据计划,公司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启动这种候选新药的临床研究。
全面深度融入本土创新体系
与强生相仿,美敦力也在上海建立了开放式创新平台——美敦力创新加速器。在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这个加速器与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同在一幢大楼,让入驻加速器的企业可以便捷地租用研发中心实验室,得到这家世界强企业的咨询服务,还有望获得美敦力中国基金的投资。
在顾宇韶看来,外资企业的创新体系应力求全面、深度融入本土创新体系。近年来,美敦力在中国的发展遵循着这一理念。在上海,这家企业不仅建立了中国研发中心和创新加速器,还建立了创新中心(上海)和美敦力—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
在研发领域,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已累计投入7亿美元,研发出50款产品,其中22款实现了全球销售。针对我国颅内动脉瘤患者动脉瘤偏小、血管壁偏薄的特点,中国研发中心历时两年研制出“超柔顺弹簧圈”。这种医疗器械可通过微创手术,对动脉瘤进行填充,比同类器械更柔软、更容易释放。
在临床领域,创新中心(上海)已累计投入6万美元,配备了国际先进的临床培训平台。中心立足上海,辐射亚洲,已培训医疗专业人士人次。
美敦力创新中心(上海)的外科手术室
在产学研合作领域,美敦力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合作,建立了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并优化算法,从而更好地分析微创手术影像,为医生精准导航。
盼简化“中国绿卡”申请手续
谈及在沪外资研发中心最需要什么支持时,顾宇韶说了两个字:“人才”。他期待在政府支持下,更多的外籍人才能拿到“中国绿卡”,更多的外地人才能落户上海。“希望‘中国绿卡’的申请手续能有所简化,给外籍人才在中国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展望外资研发中心的未来发展,市科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谈到了人才:政府将鼓励促进本土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跨国公司构建更多元开放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交流互动。在技术方面,政府将鼓励外资研发中心与本土创新机构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新型研发机构,共同设计合作与分配机制,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未来,相关部门还将及时协调解决在沪外资研发中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其在上海创新体系中的身份认同与获得感;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外资研发中心发展营造稳定可期的政策环境。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本文作者:俞陶然
文字编辑:俞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