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与肝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与肝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尿激酶与肝素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7卷 治疗通讯
作者:白惠霞 崔炎增 姜波
单位:白惠霞 崔炎增 姜波(巩义市人民医院,河南 巩义451200)
中图分类号:R743.32 文章编号:(2000)▲
自1996年以来我院对64例急性脑血栓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对象 入选病例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诊断标准[2],并经脑CT证实无与神经功能缺损相对应之低密度灶,年龄<75岁,发病时间在72小时以内,治疗前查出、凝血时间(BT、CT)、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等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溶栓组64例,对照组87例,两组患者治疗前情况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溶栓组方法 用尿激酶(UK)+肝素+常规治疗。经上述筛选后用尿激酶(即天普洛欣)1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ml 30分钟内滴完。然后立即给予肝素针6250U皮下注射,以后每12小时皮下注射一次,连用7天,有出血倾向者立即停用。
1.2.2 对照组用脑复康、路路通等活血化淤药物常规治疗。
1.3 疗效判断 依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3],分别于入院时、第一周末、第二周末给以评分并记录。临床疗效评分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3]。于入院时、第二周末分别做脑CT来比较治疗前后梗死灶大小变化。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脑CT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第2周末结果
组别
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恶化或死亡
总有效率
脑CT梗死灶
无病灶
缩小
无变化
溶栓组
对照组
27
8
23
20
12
46
1
9
1
4
96.88%
85%
15
0
31
40
18
47
两组比较P<0.05 2.2 统计方法 用χ2检验或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2.3 并发症 溶栓疗法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溶栓组64例患者中有1例左基底节区脑出血,2例合并牙龈出血,1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3 讨论
尿激酶(UK)是由人尿或人肾培养物制得的一种蛋白酶,它本身直接激活血浆原而转化为血浆酶[4]。UK本身无抗原性,半衰期短(10~15分钟),尤其对新鲜血栓疗效好,故常在发病后24小时以内使用。有人报道血栓溶解后血凝系统被激活,甚至再次形成血栓阻塞血管,致溶栓后血管再闭塞。肝素是一种带阴离子的粘多糖,它通过抑制干扰纤维蛋白合成的因子以及抑制血栓延伸而起作用[5]。我们采用尿激酶溶栓后立即皮下注射肝素以加强抗凝,治愈、好转率明显增加,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无再闭塞发生。
溶栓治疗后致出血性改变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其危险因素与投药的时机有关,本组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为发病24h后溶栓者。因此,尽早施行溶栓治疗能有效降低颅内出血的发生率[6]。目前,多以6小时为治疗的时间界限。出血发生时间,脑实质内出血几乎100%发生在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其部位以基底节区最常见[6]。因此,溶栓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单沙林,郑加生,张 红.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 中国神经精神病学杂志,1998,24(3):.
[2]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4]孟家眉主编. 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M]. 北京出版社,1998,.
[5]彭湘闽,朱文炳.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凝治疗[J]. 国外医学 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5(6):.
[6]高宗恩,郭玉璞. 脑梗死溶栓治疗伴发颅内出血的危险[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7,30(5):.